唐朝名臣、书法家颜真卿画像。(资料图片)
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拓本(部分),中图是题目,右图为颂文中的“湘江东西,中直浯溪,”表明该碑刻写在永州祁阳浯溪。(资料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其中最受关注的展品是《大唐中兴颂》拓片,自问世后,历代文人慕名前往观赏,留下了更多石刻作品,表达了古人对国家强盛的期盼,那么《大唐中兴颂》背后有哪些故事?
撰文者元结
整军拒贼立战功
湖南永州祁阳,湘江穿城而过,将城市分成了南北两个区域,南岸的浯溪碑林,从唐至今的五百多方石刻,错落分布在山崖间。永州境内山崖林立,多奇岩白石,石头不很坚硬,适合在上面刻字,是国内少有的摩崖石刻集中之地。
浯溪碑林中最负盛名的石刻是唐朝文学家元结撰文、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碑,颜真卿写此碑时,其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后人评价此碑“自足笼罩一代”,堪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作。大概由于《大唐中兴颂》碑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竟使人忽略了这篇文章缘起于元结。
元结为何要写《大唐中兴颂》,这要从其人生经历说起。元结这个姓可不简单,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北魏常山王拓跋遵,鲜卑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后在孝文帝时代进行了规模庞大的汉化改革,其中举措之一是使用汉姓,拓跋改为元姓。
血脉中流淌着草原民族的基因,元结的性格豪放不羁、朴质真诚。元结十七岁时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起点比别人晚,但考中进士的时间却不算晚,天宝十二载(753年)三十五岁的元结进士及第,第二年参加制科考试(制科是朝廷为选拔非常之材临时安排的考试)又取得好成绩。寒窗苦读二十年,一朝登第为的是能有机会报效国家,但就在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冬天,“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了。
史料中以“会天下乱,沉浮人间”描述元结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一段时间的状态。元结的父亲曾告诫他:“现在天下大乱,不可隐居山林求自己一个安稳,应努力树立名节,不可做下玷辱家声的事情。”乾元二年(759年),元结得到举荐,获得了唐肃宗的召见,他向肃宗上时议三篇,肃宗阅后佩服其文其人,任命元结为左金吾兵曹,到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那里做参谋。
元结就这样走出山林,走到平乱的前线。这时,安禄山已经被杀,史思明归顺朝廷后又反叛,叛军一路南侵,元结在唐、邓、汝、蔡等州招募义军,又招降“剧贼五千”,屯兵泌阳,抵御叛军,保全了十五座城池。不久,荆南节度使吕諲向朝廷请求增派兵力拒贼,元结被任命为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到吕諲这里做判官,继续为平贼效力。
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为其子所杀,安史之乱的两个主谋都已死,在荆南节度使判官任上的元结欣喜之余,着眼于对国家强盛的期望,写下了《大唐中兴颂》。颂文四字一句,三句一韵,简要勾勒安史之乱的过程,叛军攻破洛阳、长安两京,玄宗幸蜀,肃宗在灵武即位,朝廷出师平乱,收复两京,“宗庙再安,二圣(指玄宗、肃宗)重欢”,元结认为唐朝克难中兴的“盛德大业”值得歌颂,而他自告奋勇做歌颂者,而要使后人不忘这段历史,则应刻颂文于石上,流传千年万载。
书写者颜真卿
浩然正气忠于国
《大唐中兴颂》可以刻在唐朝的任何一片山崖上,而最终却刻在了祁阳的浯溪碑林,不能不说这是因为元结与永州的缘分。今天永州下辖的道县古为道州,元结曾两度出任道州刺史,以为民减负而著称于世。元结接任该职时,道州饱受西原蛮的侵扰,户口严重减损,称得上是十室九空的惨状,而催征赋税的公文接连发来,元结不忍百姓再受苦,上书朝廷请求减免道州百姓赋税,让百姓有喘息之机。在元结的治理下,流亡者陆续回到家乡。
从广德元年(763年)初任道州刺史,至生命终了的大历七年(772年),除了两次短暂的离开,元结有八年时光生活在今永州境内。他尤其喜欢祁阳的浯溪,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以一己之力将浯溪打造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文化名胜。浯溪本是一条注入湘江的无名小溪,元结给它取了这个名字,又将浯溪旁的一座山崖命名为“峿台”,建亭“吾庼”,意思是我的溪、我的山、我的亭,他为这三件上天赐予他的礼物分别撰文,请人刻在石上。
大历六年(771年),元结翻出十年前写下的《大唐中兴颂》,稍作修改,请好友颜真卿书写,他将浯溪最适合刻字的一片山崖留给了《大唐中兴颂》,石绝、文绝、书绝,浯溪碑林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此诞生。颜真卿写此碑时有意创新,古代的文字书写顺序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颜真卿写此碑却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颜真卿写此碑时还创制了十一个简体字,让全碑空间错落有致。
颜真卿是最适合书写《大唐中兴颂》的人选,他的人格力量使此碑更加声名远扬。
颜真卿与元结共同参与平定安史之乱,颜真卿时为平原郡太守,他早觉察到了安禄山将反的苗头,暗中加固城池,而表面上做出终日与宾客泛舟饮酒的样子,让安禄山放松警惕。安禄山起兵后,河朔地区郡县大部分都失守,但平原城池却屹立不倒。天宝十四载年底,安禄山攻破东都洛阳,派使者将东都留守李憕等人的首级送到平原郡,想让颜真卿投降,颜真卿知道此刻必须稳定军心,对军民说:“我认得李憕等人,这不是他们的首级”,并斩杀安禄山派来的使者。颜真卿和自己的堂哥、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决定起兵讨贼,振臂一呼,云集响应,众人推举颜真卿为盟主,合兵二十万,朝廷拜颜真卿户部侍郎,辅佐李光弼讨贼。肃宗在灵武即位后,颜真卿到朝中任官。
在书写《大唐中兴颂》后十二年即建中四年(783年),朝廷派颜真卿去宣慰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很多人都劝已逾古稀之年的颜真卿不要去,因为李希烈反状甚明,去了就很有可能回不来了,但颜真卿却坚持前往。李希烈果然扣留了颜真卿,受到了言语与身体上的侮辱,一个叛臣当着颜真卿的面对李希烈说:“颜真卿正适合做您的宰相。”颜真卿怒斥道:“你听说过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吗,那是我堂兄,安禄山反叛,他首举义旗,后来虽被贼抓走,但至死骂贼不断,我快要八十岁了,官至太师,我守我的名节,死而后已,怎会受你们这些宵小之徒的胁迫?”李希烈扣留颜真卿两年多,始终无法使其屈服,贞元元年(785年),颜真卿被害。
阅读者与续写者
祈愿国强民安康
《大唐中兴颂》刻写在浯溪石崖后,吸引了历代文人前往观赏,观赏之后必有题咏,因而围绕《大唐中兴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石刻,未能一睹真迹的文人,则可以通过拓本感受元结的文章和颜真卿的书风。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的思想家顾炎武,就是通过拓本看到了《大唐中兴颂》。他的曾祖父在万历元年(1573年)赴任广西按察副使,途经浯溪得到《大唐中兴颂》的拓本,此拓本传给了顾炎武。顾炎武有《浯溪碑歌》一首记此事并抒怀,他先是称赞《大唐中兴颂》文章与书法俱好,元结和颜真卿为后世留下此碑,意在“支撑正中夏”,支撑中国华夏的正统;接着说到了曾祖父在浯溪看到真迹后的感受,“如见古忠臣,精灵感行色”,曾祖父任满回家,行囊中没有金银细软,只此一件《大唐中兴颂》拓本,目的在于“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最后谈到自己对拓本的珍惜,“此物何足贵,贵在臣子心”,元结、颜真卿都是忠君爱国之臣,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克难中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身在危机四伏的晚明的顾炎武又何尝没有这样的理想,他在诗末表露自己的心迹,“援笔为长歌,以续中唐音”。
浯溪碑林中,还有两件中兴颂石刻,宋人、明人受《大唐中兴颂》的影响与启发,亦分别刻写了《大宋中兴颂》和《大明中兴颂》。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宋徽宗、钦宗,高宗建立南宋,延续了宋朝,经过高宗、孝宗两代的治理,南宋经济得到恢复,百姓生活相对稳定富足。乾道二年(1166年),《皇宋中兴圣德颂》(即《大宋中兴颂》)问世,初刻于夔州,嘉定二年(1210年)再刻于浯溪。
明武宗在位时,朝政败坏,外有达延汗的进犯,内则宦官专权、残害忠良,藩王举乱、民变迭起,继武宗之后的世宗、穆宗、神宗,任用戚继光、张居正等名臣,抗击倭寇,一度改革积弊,使明朝统治得到巩固。万历三年(1575年),《大明中兴颂》问世,刻于浯溪。
漫步在浯溪碑林中,到处可以看到关于中兴的话语,这里俨然是一部古人论中兴的资料集,大家将自己所处的时代、自己面临的问题、自己当下的情绪投入到讨论中,或附和前人观点,或提出质疑而立新论,但后人总能在其文字中读到一种历经千年万载也不会消失的良善祝愿,希望国家振兴走向强盛,希望百姓安康生活永昌。(作者: 陈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