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纪委要闻

看好中国 投资中国 进博会上的中国元素

  • 时间:2021-11-12
  • 文章来源:
  • 作者:

  “与中国分享我们最好的”“芯向中国”……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进入尾声,除了有大量中国首发或全球首发外,不少“表白”中国的展品给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它们有的在设计中凸显中国元素,有的是专为中国人量身打造,还有的融入了中国科研团队的智慧。

  走进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阿斯利康占地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展台格外引人注目。围绕“启航新格局,共筑新生态”主题,企业展示了其在中国28年以来,针对研发创新、产融结合、政企合作、产业共创、基层医疗和智慧医疗等领域打造的多维度健康创新生态圈成果。据悉,本届进博会展出的多数成果,都来自企业为中国定制的14个智慧医疗创新项目。

  “我们坚定看好中国。阿斯利康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中国市场对全球业绩而言可谓举足轻重,业务占比高达23%。”正因为如此,这家最早一批来到中国的医药外企,选择了一条与绝大多数传统外资制药企业不一样的发展道路。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刘谦说,企业不局限于产品营销的发展模式,希望在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中成为“优等生”,致力于不断提升研发、商业、合作创新与整个健康生态的全方位能力。

  本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还展示了位于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国中心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规划。“该中心正式启用不到2个月,未来将向更早期研发拓展,并进一步利用生物分析、转化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领域技术助力研发,推动与更多创新企业的本土化合作。”刘谦表示。

  与阿斯利康一样,选择推出“中国定制”、开启“中国车间”的外资企业不在少数。

  深耕中国数十载,欧姆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医疗健康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欧姆龙1993年在大连设立的研发生产基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企业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基地每年稳定向全球输出近500万台血压计与2000万支体温计,目前已累计生产3亿台血压计。”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京良向记者介绍了企业关于中国市场的规划,“我们坚定不移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去年4月,在大连启动新事业基盘项目,计划于2023年初建成超过3万平方米的全球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两年前,我们还加快了中国内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开发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实力,大批企业投出了投资中国的信任票。可在此之前,肖特集团早就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建设玻管工厂。

  “在挑战重重的国际形势下,肖特连续四年因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受益,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政府的开放与包容,亲身体验着中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由此坚定了在中国的技术加生产本土化路线。”肖特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陈巍介绍,位于浙江缙云的肖特药用玻管工厂是集团在中国最大的一笔投资。疫情期间,凭借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帮助,集团各项投资和扩产项目得以顺利、高质量完成。“正因如此,我们决定在中国扩大投资,今年8月缙云工厂第二座窑炉点火,实现了肖特玻管本土化年产2万吨药用中性硼硅玻管的承诺。这是肖特首次将核心的玻璃熔炼技术带出德国,在中国国内实现了新冠疫苗用玻管的本土化制造。”

  事实上,跨国企业为中国定制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在抓住中国商机的同时,也为中国“智造”提供创新动力。“外企加速本土化,将生产厂、技术转移到中国,正是我们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一种路径,能够实现双赢。”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杨继瑞认为,外商的加速本土化与融入中国供应链,有利于减少物流、交易方面的成本,同时也能倒逼国内企业不断研发创新,与国际产业链竞争、融合。(陈瑶)


原文链接:https://www.tjjw.gov.cn/html/news/2021/1110/873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