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营口市纪委监委对表对标中央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要求,从基层干部群众既深恶痛绝又深陷其中的痛点、难点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为基层减负,收到良好效果。全市城乡社区工作事项由62项减至22项,下降65%;出具证明事项由25项减至5项,下降80%;考核评比事项由8项减至4项,下降50%;检查考核事项减至19项,同比下降52.5%。市级各部门发文数量同比下降42%,召开会议次数同比下降23%。全市清理微信、QQ等网络工作群457个,清理互联网应用程序9个,清理社区挂牌3946块,清退借调社区工作人员164人。
清查十五个方面77个现象,让形式主义“现出原形”。市纪委监委结合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深入全市140多个乡(镇)、街道和村(屯)、社区调研,梳理困扰基层的开会多、文件多、各类材料表格多、出具证明五花八门等形式主义问题,归纳为十五个方面、77个现象并列出负面清单。下发《关于开展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让基层党员干部弄清楚“身边到底哪些现象是形式主义”,让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彻底“现出原形”,使党员干部防有方向、打有目标、治有依据。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74个监督检查组,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搞陪同、不搞接待、直插村(屯)社区的方式,根据清单对6个县(市)区、326个村(社区)展开拉网式暗访检查,紧盯“犄角旮旯”。发现基层负担问题43个,督促43个相关主管部门、责任部门立行立改,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约谈提醒、批评教育相关单位负责同志9人。
盖州市纪委监委运用“清风盖州”平台等媒体营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氛围,通报曝光1起1人。“过去开会要求必须‘一把手’参加,以此突出会议重要,这也是形式主义。今后,不能再给基层添乱了。”盖州市梁屯镇监察助理说。
纳入“N+”监督检查,让日常监督“如影随形”。市纪委监委下发《落实省纪委“开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深化年活动”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把整治基层形式主义监督检查纳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年”活动中,作为各项监督检查的必检内容。印发《关于将基层减负举报问题纳入“12345”热线受理范围的通知》,对基层形式主义问题实现24小时全时空监督。推动各级党委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载体,落实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年初以来,各级党委(党组)成员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谈话4349起、4412人次,让整治形式主义入脑入心、“润物细无声”。中秋、国庆节前下发了《关于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形变异“四风”等十个方面问题开展明察暗访。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组成53个检查组,对395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务服务窗口等重要场所进行明察暗访,现场纠正问题12个,发现并处置疑似问题线索21个。
西市区纪委监委把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纳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内容,建立“白名单”制度,清理解散“僵尸群”“空壳群”,精简率达20%。开展“回头看”,再次清理17个未经审核批准的微信群。“微信群天天收到‘各单位下载落实,请回复’的通知,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收到’,每天像打卡一样。清理后,可轻松多了!”西市区华安社区党支部书记吴艳梅说。
发动1549双眼睛全面监测,让基层困扰“无所遁形”。市纪委监委下发了《营口市纪委监委加强村(社区)正风肃纪监督员工作暂行办法》,把“监督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落实,协助乡镇(街道)纪(工)委开展反向监督工作”作为正风肃纪监督员的重要职责。从选聘、职责、保障、考核等方面指导村(社区)正风肃纪监督员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发挥作用,把监督的“触角”连接到“神经末梢”,从根上发现、纠正形式主义问题。目前,全市共聘任村(社区)正风肃纪监督员1549名,发现、上报、纠正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形式主义相关问题159个,让监督全覆盖、无盲区。
鲅鱼圈区纪委监委专项整治基层微信群过多现象,对6名相关人员组织处理,对3个街道党工委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我反映的‘村委会微信群过多’的事儿,检查组现场监督整改解决,咱心里别提多自豪了,监督村里的事儿更有劲儿了。”鲅鱼圈区芦屯堡村正风肃纪监督员刘壮表示。
处分101人曝光七批11件22人,让基层负担“化骨销形”。市纪委监委把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各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加大查处力度,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形式主义问题99起,处理10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1人,同比增长200%、132%、216%,通报曝光七批、11件、22人,指导相关单位建章立制15项,树立鲜明导向,释放强烈信号。为进一步发挥反面曝光与正面宣传的作用,市纪委监委与市委宣传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媒体相继刊发10余篇关于基层减负工作的新闻报道,形成为基层减负、让形式主义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