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纪委要闻

文化之约 | 中国饭碗中国粮 纪录电影《大国粮仓》带我们了解中国粮食安全

  • 时间:2022-03-11
  • 文章来源:中共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 作者:佚名

  3月9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老厂镇羊坝底村,村民种植芋头。新华社记者 张洪科

  3月8日,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渣江镇沐林村,当地村民驾驶农机在翻耕稻田。新华社记者 曹正平 摄

  耕种在希望的田野上。下图为洞庭湖平原水稻收获场景。 (资料图片)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刚刚过去的2021年,虽然河南等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北陕甘宁局部地区阶段性干旱,秋收时期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但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至此,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就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部历时四年拍摄、讲述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纪录电影《大国粮仓》全国公映。这部影片的主创团队是以袁隆平为首的北大、清华的农业学者,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三农”人物等,清晰呈现了我国“三农”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发展历程。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这句话,是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就明确指出的。民以食为天,此言自古不虚。

  60多年前,曾有一份紧急报告被送到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报告显示,北京、天津的粮食库存只够用四天,而上海只够两天。

  面对缺粮问题,为了解决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周恩来亲自指挥调运粮食,被称为“粮食调度的总指挥”。

  时任粮食部党组书记的陈国栋回忆说:“去总理处,主要是谈粮食问题。他一般都是晚上找我们去,地点经常是他的办公室。有时是晚上九十点钟或深夜十一二点去,谈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有时是凌晨二三点才去。”

  周恩来在听取汇报时,总是自己用笔计算数字:各地库存有多少,每日销售多少,可以调出多少,粮食存放在哪里,等等。为了解决粮食调拨中的运输问题,周恩来还同外贸部商量,迅速进口了1200多辆汽车交粮食部使用,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运粮能力,在调运粮食中起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仅在当时两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关于粮食问题的谈话有115次,在现在仍然保存的32张相关报表中,周恩来的笔迹有994处。

  这些并不久远的往事和历历在目的数据,一遍遍告诉我们党中央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所付出的心血。

  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迎难而上,用吃苦耐劳的品性战胜天灾与贫瘠,用科学有效的政策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都一一变为现实,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从曾经的“吃不饱”,到实现“全面小康”。

  从莽莽荒原到五谷丰登

  嫩江从伊勒呼里山千里南下,与松花江双水合流。黑龙江一泻千里,松花江九曲十折,乌苏里江温和恬静。三条水脉在平原深处幽然相会,东流到海。这里,就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北大荒。

  史书上记载北大荒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荆棘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人迹罕至。

  在纪录影片《大国粮仓》中,北大荒多次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爬冰卧雪,开垦荒原,没有伙房,露天打灶;没有水井,就用泡子水过滤做饭;没有蔬菜,就挖野菜吃。有时工作的地方处处是水,中午吃饭无蹲坐之地,只好边走边吃。

  他们用双手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和军垦农场,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去年,北大荒农垦集团粮食作物收获全面告捷,总产量达460亿斤以上,比前年增加30亿斤,实现播种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历史性突破,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超一万亿斤。

  让人们永远不再饿肚子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袁隆平说过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刘春明的心里。

  刘春明不仅是《大国粮仓》的主创人员,更是著名的种子发育研究专家,说得通俗一点,他的专业就是研究种子。30多年来,刘春明一直从事植物种子发育遗传学研究,始终在为中国人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发展道路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个人生活中有很多偶然和必然。对我来说,学生物学纯属偶然,但后来从事生物学研究却有很多必然。”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刘春明,1990年受国家人事部专家司派遣,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了三年。三年期满时,他对做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第一次有了做博士的欲望。

  1996年6月,刘春明顺利在英国拿到博士学位。他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三年博士后研究之后,受聘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国际植物中心担任种子发育实验室主任和高级研究员,也成为瓦赫宁根大学第一位获得永久职位的学者。

  但是2005年底,刘春明放弃了很多人羡慕的荷兰职位,选择回国,来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在国外漂游的16年里,我先后在新加坡、英国、美国和荷兰学习、工作过,既经历过痛苦的挣扎,也有过成功的喜悦,这是一段十分难忘的经历和岁月。”

  最终选择回国源自他一直以来的家国情怀,他的初衷是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2020年6月,刘春明出任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

  刘春明,是若干农业科研大军中的一员。

  说到育种,自然绕不开袁隆平。

  2000年左右,刘春明在三亚荔枝沟的一个实验田里第一次见到袁隆平本人。瘦小的身材、黝黑的肌肤,喜欢背着手,在田间走来走去,在地里,逢人就喜欢聊一聊水稻,平易近人是刘春明对袁隆平老先生的第一印象。

  刘春明的实验田紧邻袁隆平的实验田,他和袁隆平的交集也多在田地里。“三亚的天气比较热,所以老人很早就会到田里去,大多数时候都是他一个人,他经常在地里一待就是半天,太阳顶到头顶,老人也依旧没有离开地里的意思。”有一次,刘春明在做一个新的水稻诱变品种,袁隆平看到后十分欣喜。

  袁隆平生前曾深情地说,“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说,其实那个梦的本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永远不再饿肚子。刘春明说,袁隆平将一生献给我们国家杂交水稻育种事业,他自己加入这个领域与袁隆平一路的引领是分不开的。“袁隆平的梦,也是每一个做杂交育种人的梦,我们会不断努力,接过袁老先生的接力棒。”

  智慧农业显身手

  北斗导航、无人驾驶、5G、云计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在东北某农场,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无人驾驶的机车在农田里进行耕作,自动转弯不压苗、不伤垄,行走精度和作业标准竟然比人工作业还要高。

  如果这样表述有些抽象,我们可以算一笔账:这个农场使用无人驾驶机械作业,仅驾驶员费用每年便可节省140余万元。

  丰收后的粮食存储,是一个摆在世界面前的难题——储粮对于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比如稻谷,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对其存储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有一定要求。

  地处高原的中储粮西藏拉萨直属库,每个仓房内都安装了可放大23倍的高清摄像头,实现360度无死角的粮情远程监控,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随时了解仓内情况。

  在冬季储粮期间,通过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将外界冷源进行粮堆蓄冷,夏季再抽出粮堆“冷芯”的冷源进行仓内空气环流循环,将粮温始终保持在20℃以下,把仓房变成一个自然的“大保鲜箱”。

  让高原储粮不再难,这就是科技赋能的力证。以上科技应用于农业,还只是大厦一隅。

  正如《大国粮仓》导演熊延江所说,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确保粮食安全的良田沃土,有不断改革发展的惠农政策,有创新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和完善的国家储备粮制度保障,还有以丰富海洋资源建立起来的一座座“海上粮仓”的融入,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饭碗里会永远端着中国粮!(穆铎)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jdzjzfyw/ztyw/articleff20815b98834c7fbbc5f4a3ded5300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