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纪委要闻

把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 时间:2022-04-23
  • 文章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作者:佚名

  33.png

  4月15日,新建福厦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顺利铺轨。图为建设中的新建福厦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 新华社发(周义 摄)

  44.png

  4月18日下午,中国冰雪健儿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图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与运动员、教练员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瞿芃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历史赋予新时代党和人民最重要的使命。

  党和人民对民族复兴使命不断深化的认识和高度自觉,为民族复兴伟业奠定了重要思想前提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历史具有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受客观规律的限制,也受人类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深刻影响,离不开人类目的性的高度自觉。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掌握历史主动,也需要有明确坚定的理想目标,以及对理想目标清醒深刻的认识,善于发挥理想目标在实践中的引领作用和凝心聚力作用。完全不同于纯粹自然的进化史,人类历史主要表现为人类自觉的发展史,表现为人类不断为了实现理想目标的不懈奋斗史。在人类进行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对理想目标的高度自觉和坚定追求及由其确立的信仰,是凝聚人类思想、动员人类力量、统一人类行动、实现人类自由,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对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历史的深刻洞察,对历史发展逻辑的准确把握,对党和人民时代需要的清晰认识,确立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在历史主动中把握历史大势、明确历史使命,提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复兴中国而拼搏奋斗。复兴作为新时代的响亮号角,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能凝聚全民族共识的历史主题,也使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有了对复兴中国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对新时代的理想和目标有了更加深刻清醒的认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作为报告主题的重要内容;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历史判断;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指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和丰富人们对复兴中国历史责任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确立,使民族复兴伟业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主心骨”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都是由集中代表阶级利益的政党来领导的,社会的健康发展须臾离不开先进纯洁、坚强有力的政党领导,政党领导的坚强有力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广泛认同的核心。我们党对此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理论认识。毛泽东曾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邓小平也曾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这不仅是我们党和人民对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和人民对现代政治文明的理性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科学把握,特别是对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56个民族、9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的深刻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和人民已经形成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高度认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要保证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力量,党中央、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并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与“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一同正式写入党的历史决议,进一步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高度认同,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人民和历史的理性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确立,是我们党和人民立足中国这样的大国、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大党,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着眼历史赋予复兴中国的时代使命,在日益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中,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战胜挑战、破浪前进形成的普遍共识,标志着我们党和人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成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民族复兴伟业有了思想上的根本指引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才能不断实现革命的自觉,避免盲目的自发的行动;才能坚定理想信念,避免失去革命的动力;才能走对正确的路线,避免方向性的错误;才能采取科学的方法,避免教条主义的侵蚀,从而不断实现无产阶级的目标和整个人类的理想。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不断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宝贵经验和理论结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先后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正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把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以及党和人民对指导思想普遍彻底的遵循,才保证了革命、建设、改革等重要历史任务的完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敏锐洞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实践发展、推动理论创新,在复杂多变的历史中,坚持以宏大的历史观念、宽阔的全球视野,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性跃升,为民族复兴伟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一切时代的发展、从而我们时代的发展作为以往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都离不开以往时代相继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都必须有过去时代所做历史贡献的坚实基础,这种坚实基础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态文明的、党的建设的以及其他方面的成果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党和人民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创造及其取得的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建立并巩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经济上,不断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走出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政治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文化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社会上,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生态文明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建设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使自我革命成为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重要保证。

  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战略谋划,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实践的路线图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深刻揭示了理论要想实现自身,就必须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而理论要想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就必须抓住事物的根本,并从事物的根本出发作出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战略谋划和具体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事先的战略谋划和具体设计,就很难成功,没有科学合理的谋划和设计,就不会成功。党和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充分彰显了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战略谋划和具体设计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比如党对抗日战争全民族性的战略谋划,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对社会主义革命科学合理的战略谋划,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对改革开放科学合理的战略谋划,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战略谋划与总体设计,使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有了可靠遵循。“两个确立”使党和人民的一切行动,都有了“主心骨”和思想指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承了党的群众路线,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使我们党执政兴国有了最大底气;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的要求,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时俱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目标、根本动力、基本原则和重要保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对更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实现了我们党的不断自我革命,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使党永葆生机活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强领导。(胡长栓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教授 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年4月21日理论周刊第5版)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474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