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纪委要闻

点草成金

  • 时间:2022-05-07
  • 文章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作者:佚名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旧楼前的草地上立着一块大理石碑,碑上“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10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4月29日,记者见到了正在做研究的该中心首席科学家、被誉为“世界菌草之父”的林占熺研究员。“我一直有个心愿,让菌草成为中国送给全世界的礼物。”林占熺对记者说。

  1986年,林占熺用野生草本植物替代木头栽培食用菌获得成功,发明了菌草技术,成功解决了菌业生产中存在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三十多年来,菌草技术不仅帮助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脱贫致富,还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该技术已被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林占熺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林占熺曾是福建农学院最年轻的处级干部,是同事们眼中“妥妥的人生赢家”。1983年,他随团到福建省较早开始香菇栽培的龙岩市长汀县考察时发现,砍树种香菇不仅没有让长汀人富起来,反而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悬河高耸,进一步加剧了贫穷。看着只长野草的荒山秃岭,“以草代木”发展食用菌这一念头在林占熺心中愈加强烈。

  回到学校后,林占熺辞去了身上的行政职务,全心全意寻找林木栽培的替代方案,也就是以草代木的菌草研究。当时没有用来研究菌草的场所和设备,他就简易搭盖了间屋子,借来了饲料粉碎机和20支试管,用旧自行车的钢线自制分离菌种的接种针。没有研究经费,他就向学校工程队借了5万元。而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60多元,5万元是一笔巨款。这条没有退路的研究之路,给林占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回想起培养基里长出第一朵香菇时的情景,林占熺依然激动不已:“我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而这“新大陆”上,既有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菌草学,也有来自各方的不看好。

  尤溪县是全国重点林业县,林占熺把尤溪县定为菌草技术推广的重点县,当时习惯了传统种植方式的当地农民,把“以草代木”视为“江湖把戏”。为打消大家的顾虑,林占熺公开承诺:“赚钱归你,亏了我赔。”他经常白天忙学校的工作,晚上到码头乘坐开往尤溪的夜船,不遗余力地推介菌草技术。不到两年的时间,菌草技术就让种植户人均产值达1000元,祖祖辈辈渴望脱贫的村民们终于尝到了甜头。

  1988年,“以草代木”发展食用菌被列为福建省科技兴农项目。1991年,菌草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重中之重项目”。菌草技术很快受到社会的重视,连续获得国际国内多个发明大奖。而最让林占熺自豪的褒奖是当地老百姓编的顺口溜——“一年脱贫、二年致富、三年盖新房、四年讨媳妇”。

  1992年,一个美国农场主敏锐地发现了林占熺“菌草种菇”的商业价值,希望买断菌草技术,许以月薪14000美元的高薪聘请林占熺夫妇,这月薪是他俩当时收入的1000多倍。

  从小对“穷”深有体会的林占熺并不为所动:“如果我签了约,可以很快成为千万富翁,但之后我就会可能帮助美国企业来赚我们中国人的钱。”他没有选择利用新技术发财,而是立志走一条“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菌业可持续发展新路”。

  1997年4月,响应“闽宁协作”号召,54岁的林占熺携带6箱菌草草种远赴宁夏,热播剧《山海情》里“凌一农”教授的扶贫故事由此开启。

  宁夏的“山”不同于福建的“海”,气候条件差异太大。为了培育出与当地水土相服的蘑菇,林占熺在废弃的土窑里一点一点地进行技术攻关,使菌草技术尽量简便化和本土化。为了让当地老乡对该技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他挨家包户指导。村民们按照林占熺的指导,很快种出了第一批蘑菇,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消息很快在山区传开:林占熺真的可以在贫瘠的黄土地上“点草成金”。

  喜讯传回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成为师生们口中的“传奇”。“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名科技工作者,林占熺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进农民的钱袋里,开辟了一个领域、一个产业、一个学科,他极不平凡的扶贫之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福建农林大学纪委负责人说。

  同样惊叹于这把“点草成金”的,还有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民。1996年,林占熺团队远赴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推广菌草技术。那时当地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阶段,不仅技术推广困难重重,甚至科学家个人都会有生命危险。但林占熺没有退却,他因陋就简,利用当地野生菌草栽培出了各种食用菌,带动当地穷人脱贫致富。惊叹于“点草成金”的神奇,当地不少人甚至用菌草给子女命名,以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2013年,林占熺和他的团队驻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探索用菌草进行生态治沙。但是,种下去的草却一次又一次被风沙打烂,队员们哭得像个孩子,林占熺鼓励大家坚决不放弃。他们研究风沙规律,分析沙土构成,调整种植布局,变换育苗方式……历经无数次“死而复生”,菌草终于牢牢扎根于沙地上。

  如今,林占熺的团队已经选育了49种菌草,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他心心念念的依然还是“这把草”。他看到队员从西藏发来的风光照里,枯萎的草丛中有一束草还是绿的,就让队员把草带回来研究;在外出途中,他看见溪水里有一株草长得特别茂盛,就赶紧下水把草带回来。菌草扶贫、菌草治沙的项目一直在继续,一丛丛菌草如星星之火,跟随着林占熺的脚步,遍植八闽大地,扎根黄土高坡、青藏高原、热带沙漠……菌草技术的功能也从种植食用菌扩展到生态治理、能源开发等众多领域。

  又是一年东风至。年近八旬的林占熺依然步履不停,像一株行走的菌草,耕植希望、续写传奇,无论偏远或贫瘠……(记者 陈金来 通讯员 李玉峰 吴楠 )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476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