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纪委要闻

学习领会讲话精神之八 | 深刻理解复兴路上的奋斗牺牲创造

  • 时间:2021-07-29
  • 文章来源:
  • 作者:

  

  

  

  团结就是力量。新征程上,一定要用共同理想把中国人民紧紧团结起来,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图为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国共产党过去百年奋斗、牺牲、创造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未来新征程上的使命要求。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更加坚强的意志、更加坚定的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四个伟大成就,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奋斗、牺牲、创造的结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主题”一以贯之、始终不渝。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也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接续奋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建立新中国,让中华民族在政治上站起来。从此,中国社会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不再是一盘散沙,人民当家作主人,国家基本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集中体现为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而且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此外,这一时期科技战线上的重大成就,让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腰杆挺得更直更硬。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集中体现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制度建设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贯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在物质基础方面,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超过世界经济总量的17%,超过美国经济总量的70%。在精神力量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精神上的主动体现在方方面面:旗帜鲜明提出“新型政党制度”,充分彰显在国家发展、社会治理、人民民主方面的巨大制度优势;旗帜鲜明讲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确保实质民主与全过程民主;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理直气壮地讲与西方市场经济不一样并不意味着不是市场经济,西方市场经济只讲“看不见的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讲“看不见的手”又讲“看得见的手”,是市场经济在现代社会的升级版,等等。

  四个伟大成就汇集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这一时间节点,就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勇于奋斗、牺牲与创造

  “践行初心”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初心决定政党立场,初心涵养政党品质。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正是这一初心,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政党而不是其它什么样子的政党。确立这样的初心不易,坚守这样的初心始终不渝更为不易,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人民”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十分确定的内涵和指向。除了最根本的政治和阶级属性之外,还有两个关键维度:一个是“最大多数”,一个是“每一个”。

  “最大多数”的维度意在人民的整体性。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更加强调人民的整体性。

  “每一个”的维度是人民的具体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句话是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最好样本。对中国共产党来讲,只要有一个人没有进入小康,我们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就不能算兑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精准”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贫困人口,既不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更不让贫困人口通过统计数字“被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是这样要求这样做的,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同样要这样要求这样去做。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为人民谋幸福决不止于具体的物质成果,更要把具体的物质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不仅包括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还要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归属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等这些更具主观色彩的获得感。正像马克思所讲的,“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特别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等这些美好生活的新内涵,更具有相对的比较性。让人民的收获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市场上不同要素获得之间保持大体协调、同向共进,这是相对获得感的意蕴所在。从满足绝对获得感到提高相对获得感,这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高标准,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高要求。

  怎么才能为了真正的人民,为了人民真正的幸福?中国共产党要主动做人民的工具、做人民的勤务员。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苗族贫困村民施齐文家中看望时,施齐文64岁的老伴石爬专问起习近平:“怎么称呼您?”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妈介绍自己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工具和勤务员的行为模式从本质上讲是牺牲与奉献。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

  “九个必须”,是引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奋斗的科学遵循与战略应对

  过去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牺牲与创造的一百年,走向未来拥抱伟大复兴更需要继续奋斗、牺牲与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必须”,从党的领导、人民主体、科学理论、正确道路、强大保障、世界图景、政治品格、政治法宝、党的建设九个方面向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了伟大复兴动员令。“九个必须”不仅是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宝贵经验,更是引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奋斗的科学遵循与战略应对,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伟大复兴历史规律的深刻认知与自觉运用。

  实现伟大复兴,一定要用共同理想把中国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九个必须”中的第二个和第八个必须讲的都是团结。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团结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更是把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团结起来?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梦想,有共同的家园,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这样就可以把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汇集于一处。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更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实现伟大复兴,一定要用正确道路把中国社会发展起来。第四个必须讲的就是对正确道路的坚守。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正确,梦想可期;道路错误,南辕北辙。中华民族之所以一步一步走向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社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这一论述,更是赋予了中国道路以文明的高度。

  中国道路之所以正确,有很多的因素。仅从经济发展来看,这条道路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在实践中破解了政府与市场不可兼得这一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创造性地提出基本经济制度,让“两个毫不动摇”同向共进,在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的同时,让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社会迸发出巨大活力。走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中国社会不仅延续着经济发展一枝独秀的“中国奇迹”,展示着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更是开始了从追随大国到引领大国的角色转变,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发展阶段跃迁。中国不再是简单地跟在西方大国后面亦步亦趋的欠发达国家,不再是市场经济与国际惯例的学徒,而是作为极具活力的发展中大国为世界经济领跑,为世界未来擘画。正因为我们走对了也做好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地指出:“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现伟大复兴,一定要用严明纪律把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起来。列宁曾经指出,“党应该是组织的总和(并且不是什么简单的算术式的总和,而是一个整体)。”之所以能成为整体,秘诀在于“组织力”。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组织起来,把千千万万的政党成员拧成一股绳,把千千万万政党成员的智慧汇聚到一起,把千千万万政党成员的意志指向同一方向,才会化成集体的行动,产生1+1>2的效果,才会形成建设新世界、开辟新事业的巨大物质力量。从鸦片战争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社会出现过不少的政治组织、政治团体,但是那些政治组织不仅没有能树立起凝聚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的旗帜,甚至连其组织内部都统一不起来,各自为战、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则与这些政治组织完全不同。从早先的毛泽东号召“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到后来邓小平强调“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的“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这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最强大的政党一定是高度组织起来,具有严明纪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不论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还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其用力处与着力点都指向做实组织、做强组织,通过强化组织意识、组织体系、组织能力等,让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块整钢”,让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

  中国共产党不是因执政而有力量,而是有力量才执政,这力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来自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这一鲜明特征与独特优势贯穿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全过程。政党团结如一人,也就为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军民团结如一人奠定了基础;政党被高度组织起来,国家和社会也就被高度动员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高度团结统一的基础上,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把中国人民紧紧团结起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把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紧紧团结起来,取得了建设与改革的成功,并开启了全面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国共产党在高度组织的基础上,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让中国社会做到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不仅创造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奇迹,还创造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中国经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 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7月29日理论周刊第8版】

  

  

  

  往期回顾>>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顶层设计二十部曲

  答好赶考路上的时代问卷

  伟大建党精神永放光芒

  接续奋斗的百年历程与启示

  继续发扬好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优势

  党的百年奋斗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