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积厚成器

  • 时间:2022-07-13
  • 文章来源:西藏纪检监察网
  • 作者:佚名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只有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质、积累经验,方能根基深厚,养成才干,是谓“积厚成器”。

  厚,形声兼会意字,从厂,表示与山石有关。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厚,山陵之㫗也。本义即指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与“薄”相对;后引申为重、深、大等义。“积厚”指广储深蓄,是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浅入深的过程,强调量的积累;“成器”比喻成为有用的人才,可担其任、干其事、成其业,是质的飞跃。“积厚”是前提,“成器”是结果,没有前面的养深积厚,就没有后面的成器成才。

  《国语·鲁语》有言:“不厚其栋,不能任重。”意思是说,不选择粗大的木料做栋梁,就不能承受沉重的压力。为官治政事关一方百姓福祉,如果没有过硬的能力素质作支撑,肩膀不硬、本领不强,就不能成大器、担大任。史载: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喜欢的家臣尹何担任要职,但尹何年纪轻,没有经验和能力。子产劝子皮,说一个孩子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去割肉,他会先割到自己。假如您有一块贵重的锦缎,一定不愿意把它交给生手去裁吧。担任要职的官员是庇护百姓的,哪能随便委派呢?子皮被说服。典故“操刀伤锦”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历史上,无“积厚”却“操刀”者,不乏其人。后蜀大臣王昭远浮夸少才,却“以方略自任”。敌军兵临城下,他率军出征,手执铁如意,自比诸葛亮。酒酣,攘臂狂言:“取中原如反掌耳!”然而,真到短兵相接时,王昭远的本领却“脱了皮”“露了馅”,三战三败,狼狈逃窜,最后被活捉。

  可见,不积厚则不成器。根基浅薄,才德担不起责任,就算在其位,也不能胜其任、成其事。枯枝瘦干是扛不住压力测试的,诠才末学是经不起实践考验的。明代大学者解缙笔下的著名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就是给这种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者画像。

  欲成器,先积厚。只有根基深厚,养成才干,方能胜任其职。清代唐英在任督陶官之初,对窑务流程“茫然不晓”,每天“唯诺于工匠之意”而“惴惴焉”。但他有志于学,凡是能够找到的陶艺书籍,均悉心攻读,日夜“致力陶之业,陶之人,以迄陶中所有之事”。经过勤学苦练,唐英不仅成为制陶业的行家里手,而且还著书立说。后人赞曰:“御窑千年史,唐英第一人”。唐英前后的蜕变靠的就是学习积累,是一个不断“练刀”“积厚”的过程。三国时期,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故事,也是在说“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不学”的道理。

  关于学习本领,毛泽东有个形象的比喻:“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要“进货”就是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刻不停地提高,打牢根基、增长才干。

  积厚成器没有捷径可走,当知行合一,经风雨、见世面,在摸爬滚打中锻炼成长。唯有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才能壮筋骨、长本领,在面临复杂局面时稳得住脚、到了关键时刻顶得上去。(闫高炯)

  


原文链接:http://www.xzjjw.gov.cn/wy/102526.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