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但作为邻居,长时间相处也难免磕磕碰碰,若解决不当便会产生裂痕,结下梁子,形成积怨。这不,麦前我在张集镇驻村时就遇到了这档子事。
4月27日,作为太康县纪委监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的成员,我到张集镇朱楼行政村驻村帮扶,刚进村室,支部书记就风风火火地迎了出来:“李主任,前天就听说你要来,大家就一直盼着,要是再不来,真怕出啥事。”
“别急,你说说看。”我安慰道。
支部书记缓了一口气,竹筒倒豆子似地道出了事情的原委。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司庄村民司明让将村边一条小水沟填平后盖房居住,在以后的多年里,又陆续有十多家在司明让所盖房屋后向西顺势建房,日久天长,自然形成了一条一丈宽的胡同。可是,司明让家的宅基较后建村民家的房屋明显突出一块,致使这条胡同到了司明让家这里就陡然变成六尺的巷子,影响大家出入。2008年,邻居司道顺等13户村民找到司明让,协商将胡同扩直事宜。一番努力之后,司明让最终只同意让出二尺,将胡同扩至八尺宽,双方也就此产生了隔阂。2018年,司道顺等13户村民再次联手,欲将胡同打直未果,此后双方便争吵不断,镇村干部多次调解都无功而返。前段时间双方再起争执,司明让赌气喝下农药誓死不让,他的七个女儿和女婿声称要为父亲出气,在街上破口大骂,双方剑拔弩张,混战一触即发……
“李主任,还讲理不?我是最先在那儿盖房居住的,他们是后来才盖的,依他们的意思,我得往后退四尺。十来年前,本着都是邻居,我已退让了两尺,再让两尺也不是啥大事。但是他们不是好声好气地跟我商量,而是依仗人多三天两头用难听话挤兑我,俺家人不知受了多少窝囊气!”我走访时,听到了司明让委屈的诉说。
为彻底解决这个多年遗留的问题,在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带领镇村干部往返于双方之间。从邻里亲情、子孙后代关系、在村里的影响、双方身心健康等方面剖析辩理,耐心劝说。经10多次“拉锯战”,司道顺等13户村民终于认识到过去的过激行为,并主动向司明让赔礼道歉,征得谅解。司明让也认识到自己过于执拗较真,同意再作让步,将胡同打直,方便大家出行。
工作组顺势而为,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资金,帮助司明让重建了围墙,为胡同预埋了排水管道,硬化了路面。司道顺等13户村民出行难的“心病”得以根治,昔日怒目相向的邻居们终于握手言和,13年的积怨终于被化解了。(李新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