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天人合一 和谐共生

  • 时间:2022-12-24
  • 文章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 作者:佚名

  

  

  初冬时节,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尽显诗画般的美丽图景。图为黟县宏村景色。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全景图。(资料图片)

  主持人:王学斌(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嘉宾:刘东超(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国思想文化教研室主任)

  曹润青(中央党校哲学部副教授、中国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在中华文明史中,“天”与“人”是两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

  王学斌:对于宇宙的理解与构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便具有着极其丰富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即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整个宇宙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请两位专家分别谈一下“天人合一”理念的源流。

  曹润青:在中华文明史中,“天”与“人”是两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它们代表着人身处世间的两大基本生存维度,因此,如何理解天人关系被视作最重要的哲学问题。

  西汉司马迁将他的《史记》看作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著作,以此来表明《史记》问题意识的深邃与究极。北宋思想家邵雍则更为清楚地总结道,“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可见天人关系之于中华文明的极端重要性。

  在有关天人关系的诸多讨论中,天人合一超越了天人相分、天人相胜等观念,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天人合一观念源出极早,古经《周易》被认为是这一观念的源头,早在战国时期的人们就指出“《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也就是说至少从战国起,人们便因为《周易》会通天道人道而推崇它的思想。《周易·系辞》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周易·说卦》也指出“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情,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这两段话都认为广义的天之道(包含天地)与人之道是相贯通的,它们都是阴阳原则在不同领域的实践。

  因此,《周易》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了天人的内在统一,在农业社会靠天吃饭的生存背景下,这一观念被不断强化,从而在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文明对世界与人的基本理解,成为中国人世界观、人性论及思维方式的思想内核,并进一步影响到农业、历法、经济、政治、文化、礼俗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其观念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普遍性,天人合一观念被视作代表整个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理念,也成为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贡献。

  刘东超:作为一个词语,“天人合一”最早见自张载的《正蒙·乾称》。他站在儒家心性论的角度,强调“因明致诚,因诚致明”就可以“天人合一”。这一词语在非常开阔广泛的意义上大量使用。在当代汉语学界,强调天人之间的“通”而不是“隔”似乎皆可用“天人合一”这一词语来表达。如果作为一种理念,“天人合一”具有非常古远的历史,实际上它与我国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

  当然,天和人之间的“合一”并不容易。如果在贯通或互动的意义上来考察双方的关系,必须依靠一定的中介才能使双方“合一”。排除掉一些神秘主义的运用,以中介作为划分的标准,我国传统文献中的天人合一主要在四个维度上使用。

  第一个维度是以“王权”作为天人相合的中介。这是相当古老的用法。

  第二个维度是以心性作为天人合一的中介。孟子说:“如果一个人穷尽自己的内心,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本性。知道了自己的本性,就可以理解上天。如果一个人保存好自己的内心,就是保养自己的本性,这就是对上天的服膺。”(《孟子·尽心上》)这里,孟子设定上天的本质或者上天的理则可以存于人的心性之中,了解和保养人的心性可以达到天和人之间的贯通。这一维度成为儒家处理天人合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后来王阳明指出: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认知天理的昭明灵觉能力就是人的良知。个体不敢间断的戒慎就是保存天理,时间一长,从中反而可以生出洒脱磊落的精神。(《王阳明全集·答舒国用》)其实质仍然是孟子思路的发展,只不过把“天理”在人精神中的表现阐述得更为细致具体,同时明确讲清了“存天理”的操作程序。

  第三个维度是以气作为天人合一的中介。《黄帝内经》说:正月、二月天气生发、地气萌动,这时候人的肝气正旺;三月、四月天气转盛、地气荣茂,这时候人的脾气正旺;五月、六月天气盛极、地气高升,这时候人头部的气正旺。(《素问·诊要经终论》)这是强调天地和人在气的中介下随着时序发生相应的变化。《黄帝内经》还说:“人以天地之气生。”(《素问·宝命全形论》)这是清晰阐明气为天人之间的关联载体。文天祥《正气歌》讲:“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也是把气视为天人渗透贯通的载体,这里的气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

  第四个维度是以审美作为天人合一的中介。庄子有一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名言。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说:“天地与立,神化攸同。”这里都是通过审美的心理活动达到的天人合一,是以形象的、情感的思维来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

  “天人合一”体现着辩证的整体思维

  王学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丰富而深邃,体现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各个层面。

  比如,《周易》经传等古典文献提出的太极、阴阳、八卦等学说,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任何事物都包括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再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系统观念、整体思维,“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都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

  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现代中国人如此热情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有很多西方人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竟会如此毫不犹豫、满怀信心地接受一种初看起来完全是欧洲的思想体系。但是,在我想象中,中国的学者们自己却可能会这样说:‘真是妙极了!这不就像我们自己的永恒哲学和现代科学的结合吗?它终于回到我们身边了!’”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辩证方法的认识是相接近的。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科学方法,核心内容是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主张坚持发展地而非静止地、全面地而非片面地、普遍联系地而非孤立地观察事物、看待问题;主张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曹润青:排除掉早期的某些神秘主义成分,从《周易》发源并经后世不断发展的天人合一理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值得借鉴的宝贵资源。

  天人合一理念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和谐,反对天人之间的相分相离,更加反对天人之间的对立对抗,这本身就是一种辩证的思维,这为我们当今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寻求永续发展提供着重要启示。

  从中华文明的立场来看,天人之间的统一和谐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本身就是由天所生,是造化流行的产物,因此,人是天的一部分,天与人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这个关系出发,人爱护保全天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更是维系自身生存的必然要求,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的命运依附于整个世界,对天的伤害必然反噬到自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人合一是一种客观的事实。

  另一方面,中国古人始终强调人不仅要知天,更要敬天畏天。天作为整个世界的化身,它的丰富性、复杂性、未知性远远超出有限时空中的人的认知范围,以人类之有限理性去宰制世界之无穷变化,正落入庄子“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危险。受到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天被视作外在于人的存在,天仅仅成为人知识研究、资源开发的客体对象,从而导致了人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与破坏。

  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强调天人命运的一体性,同时认为人要觉知理性的边界,在态度上做到敬畏天,这样人就能够在整体性的视野中更加客观地定位自身,更加自觉地遵循规律、约束欲望,并由此导出合理的行为与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刘东超: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辩证方法意识确实与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中华文化的各种辩证法存在差别,但都注重“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比如我们的《易传》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强调“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对事物的变化及其从对立双方的消长关系中获得前进动力的描述。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不同的辩证思维方式之间,远比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之间更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

  天人合一理念愈发彰显出“存乎中,形于外”的特质

  王学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天人合一”列入代表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中,考虑是深远的。把握其内涵和意义,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中国人的宇宙观及其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后对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

  刘东超:站在今天的视角考察天人合一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借助前面所述四种类型的框架进一步来作分析。

  第一,通过权力代天言命无疑早已是一种陈旧落后的模式,在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以心性沟通天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题。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强调人类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可以认识高远、巨大的外在客观世界,具有可知论的正面涵义。从心性角度来理解天人合一是一条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路,但也要明确看到它的局限之处。这一局限的根本在于前近代社会生活结构的制约。

  第三,用气的范畴沟通天人也包含较为复杂的方面。气是古人对世界上大量因素的一种概括性表达,是化繁为约的一种范畴,实际上包含物质、信息、能量等多个层次的因素。首先,以气为中介沟通的天人合一具有医学和养生的意义。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自然环境与人具有复杂的、紧密的、与时偕行的关系,古人用阴阳、五行等概念来表达这些关系。这一有机化的天人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克服西方医学对此的忽视,有助于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改进生命质量和健康程度。其次,以气为中介沟通的天人合一具有生态文明的意义。如果把天地理解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通过气的联系环境和人类的活动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我们的生产生活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环境变化也会深刻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因此,这一互动原理今天具有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必须深入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的复杂影响,二是必须在真正意义上保护好生态环境。应该认识到,古人理解的天人合一知识和操作措施既有简单粗糙的一面,在有些方面也有独到的内容。比如对于天文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今天同样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四,以审美来理解天人合一。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人和自然、宇宙、时空的交融,表达二者之间的感应和贯通,是艺术具有极致性的一项内容。中国艺术在这方面具有悠长的传统和丰厚的资源,今天的艺术创作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灵感。

  曹润青:除了在生态建设方面,天人合一对新时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先秦以来,天人合一的本质就被主要理解为天人在本性上的贯通,这种贯通肯定了人相对于其他物类的神圣性,人能够“为天地立心”,裁成辅相万物,参与天地的变化。天人合一所包含的对人性价值的肯定与褒扬,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精神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强烈的反思和批判。

  具体而言,先秦《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提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思想,《中庸》开篇也表达了相似的观念,即“天命之谓性”,它们都认为人性是被“天”所赋予的,而天所赋予的人性主要表现为人向善的道德意识,正如孟子所讲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道德是人性中最根本的内容。此后,南宋的朱熹也讲,仁者“在天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天人都以仁德作为本性,人的爱人利物之心正是天盎然生物之心的具体表现,因此朱熹提出“性即理”的命题,认为人性即是天理。王阳明虽然不同于朱熹的理学主张,但“心即理”的心学主张同样认为人的本心良知是天理的显现。

  由此可见,中国哲学始终认为人性代表着天性,人乃天地之心、天地之灵,人在万物中是最可宝贵的,当然人性并非生来完满的,需要后天的功夫学习才能尽心知性知天,最终由明致诚,实现与天地相参的人生境界。

  从今天的立场来看,天人合一的理念将人性理解为一种道德本性,实际上是将人性做了先天的预设,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天人合一理念高度地肯定人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人一种使命,即人应当向上、去追求天所代表的最高的普遍性,这样就为人确立了一种高尚的人生方向,使人尽量去超越个体小我,追求更为开阔的人生境界,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理念中的合理成分仍然值得当代人去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

  王学斌:诚如两位所言,进入新时代,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相结合之后,天人合一理念愈发彰显出“存乎中,形于外”的特质,将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宝贵的智慧支援。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2/lianshijingjian_1216/1162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