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叶村乡南岱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平均海拔450米,坐落于地形如布袋的山坳之南,故名“南岱”,是国家级传统村落。
南岱村航拍图
何氏为南岱村主要姓氏之一,始迁祖何拱辰为南宋理宗时期兵部侍郎兼户部侍郎何琮七世孙。岁月流转、历史变迁,但何氏族人始终谨守祖先何琮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勤俭齐家的族规家训,耕读传家、清白为人。
何琮画像
何琮(约1174~约1246),字宗玉,开禧元年(1205)登乙丑科毛自知榜进士,被授任吉州安福县主簿(从九品)。刚走马上任,他就在门屏上写了副对联“俸薄俭自足,官廉贫亦安”,提醒自己的同时,更是告知想通过贿赂等手段托他办事的人“此门”不通。通观何琮为官一生,始终身体力行践行这一座右铭。
权相史弥远操纵台官谏官,控制言路。为了拉拢何琮,以起居舍人(从六品)的官职为引诱,但何琮不为所动,依然独守古法,斥贪逐佞,对时政或政治人物的批评议论执公正心,常与史弥远意图相左。端平元年(1234)五月,鉴于官吏的贪浊导致民贫国匮,何琮向理宗建议扭转贪浊之风。理宗接受谏言,下诏规定,凡是官吏犯赃罪“即下所属州郡拘赃”,听候朝廷的惩罚,如果赃已移为他用者,则“并籍其家”即查抄家产。
曾有一位将军向何琮献马,被其严词拒绝,将军以为是马匹不够珍贵,因此换了一匹非常珍贵的马再次敬送。何琮再次严词拒绝的同时,说明了原因:“我并非看不起之前的马而拒绝将军之赠,只是因为不愿意破了自己的清廉之戒而已。”事情传开,时人给何琮一个美誉——“清何”。
南岱村景
“尔禀姿宽宏,制行峻洁,自班朝列跻言路不待更化禁戒,而四方赂遗已不得其门而入矣。”这是南宋名臣、学者袁甫所著《何琮除知福州制》对何琮卓越政绩和清廉品质的高度评价。如今,南岱村尚流传何氏祖训二十条,其中“克勤克俭治家匀,仍可求己莫求人。粗衣疏饭非容易,眼前骄奢后日贫。”即是何琮以俭养廉、将勤补拙之精神所在。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训子要有义方。”南岱这样相对闭塞的村落里,人们也是兴私学、办教育,学风醇厚, 以至于“虽牧儿妇,亦能口诵古人语言”。嘉庆贡生吴兆桂就是村里杰出的代表,他笃学嗜古、读书精博、才华富瞻,受到了时任进士榜眼及第礼部左侍郎提督浙江省学政汪守和的赏识,汪欣然提笔为其题匾《经术湛深》, 一时传为佳话。
南岱村村风和谐 邻里相处融洽
家风传家久、祖训继世长。今日的南岱村,溪水淙淙,巷弄阡陌,古屋盎然,一派桃源人家景象。这些都离不开南岱村党员干部身体力行,清廉为人,干净干事。自2016年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以来,南岱村先后争取“老屋拯救”项目、历史传统村落项目、松阳县历史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项目,已累计使用各级资金1500余万元。大量项目的建设,让古村焕发了生机,村干部的治理水平也经受了考验。南岱村干部根据群众白天忙,晚上空的特点,探索推行“围炉夜话”模式,晚上深入村民家中拉家常、讲政策、解民忧。每当村里有重大事项需要决策,都能看到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深入农户,讲政策、听民声、纳民意,这是用清廉底色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的生动实践。
南岱村艺术节作品展示
当前,南岱村上下齐心,以优势古村落资源筑巢引凤,先后引进“南岱问山”学生基地、浙江展览馆等项目,助力乡村发展。在村庄建设中,南岱村将清廉家风祖训融入“南岱问山”乡村美术馆、斗米岙艺术村等点位,营造崇尚廉洁的浓厚氛围。游客徜徉于南岱古村,沉浸在自然风光、艺术魅力之中,亦能感受到南岱村何氏延绵600余年的清廉家风。
(松阳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