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以来,全国疫情日趋平稳,防控工作转段平稳有序。”在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全国范围内人群的免疫保护力处在较高时期,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较小。未来可能会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部分人群、一段时间内发生,出现全国范围内短时间集中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
吴尊友介绍,三年来,我们先后印发了十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到成功控制由德尔塔毒株引发的疫情,再到迎战奥密克戎毒株,从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再到实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避免了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毒株、德尔塔毒株等大范围传播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相比于三年前,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性明显减弱,我们对病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更多的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新冠中西医救治的经验也更丰富。
“病毒一直持续地在发生变异,并呈现出这样的趋势:传染性在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在增强,但是致病性在减弱。”吴尊友说,从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公布的死亡和病例数的比例来看,2020年该比例为2.33%,2021年为1.72%,2022年为0.28%。在2022年12月份,只有0.08%。可以看出,新冠病毒变异的变化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在减弱,当然其中也不排除人类与新冠病毒抗争的作用,特别是新冠疫苗的广泛应用。从目前来看,出现致病性加强或病毒“返祖”到德尔塔毒株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非常小。
今年春季,各地迎来“乙类乙管”后第一个开学季。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表示,开学返校事关近3亿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利用寒假“窗口期”开展了系列工作部署。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按照“乙类乙管”政策要求,制订学校疫情防控总体方案,颁布学校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并发布校园疫情应对的多项预案,各级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制订开学工作方案,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加强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和高校校医院、健康驿站建设,配强专业力量,并举办专题培训,提升学校的防疫技术水平。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学校疫情防控政策已经明确,各地开学准备基本到位,今年春季全国学校能够实现如期、正常、安全开学。如无特殊情况,学校一般不提前开学;如无疫情风险,学生一般不延迟返校。”刘培俊说。
在继续做好农村重点人群包保联系方面,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说,要持续推进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责任落实,指导各地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做好平急转换,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来,尽快补齐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短板。春节过后,包保联系服务重点人群可能会有变化,比如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有可能增加或减少,各地要动态掌握优化包保联系的服务机制,让重点人群真正能够“见医、见药、见干部”,及时得到帮助。
毛德智表示,当前正是春耕的大忙时节,必须统筹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春耕春管工作,重点是抓好四个方面:一是紧盯小麦返青起身关键期做好田间管理,加密监测预警,落实好抗旱保苗促早发的措施。同时适时开展镇压划锄,增温保墒、浇水补墒,着力防范春旱冻害,分类抓好统防统治、应急防控等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控;二是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动各地加大支持力度,切实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和生产面积;三是做好农资农机服务保障,农业农村部正在督促指导各地提早调度种子、肥料、农药等需求,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协调做好农资储备和调剂调运;四是提前摸清各地蔬菜生产供应情况,科学安排茬口和上市档期。部署各地根据能繁母猪存栏情况,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出栏,稳住基础产能,稳定市场价格。(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