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观点丨以高质效监督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 时间:2023-04-05
  • 文章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推动形成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也提出明确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以政治监督为统领,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协同发力,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围绕“国之大者”,做实政治监督。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国之大者”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政治监督台账,聚焦“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等方面,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持续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重在精准,贵在精准。要紧盯“关键人”,经常性开展涉企重点领域、关键部门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履责谈话,通过管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压紧压实优化营商环境政治责任。要紧盯“关键点”,通过强化精准监督、主体责任考核、追责问责等,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扛起主体责任,职能部门担起监管责任,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部署要求落地生根。要紧盯“关键事”,聚焦政策落实、涉企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既着力解决阻碍营商环境的面上问题,也着力破解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等根源问题。分行业、分领域、分部门列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让政商交往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突出统筹协同,做深日常监督。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侧面反映。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日常监督重点,找准监督切入点、着力点,以高质效监督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点”上精准监督,聚焦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组组”协同、“室组”联动、“室组地企”联合等监督模式开展“点穴式”“穿透式”监督检查,实现对企业、群众的诉求快速响应、及时督办,对涉企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及时查办。“线”上智慧监督,对接涉企职能部门,搭建监督云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市场主体准入、经常性涉企服务、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开展“云端监督”,做到即时预警提示、精准发现问题。开通“移动监督”端口,畅通企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实现“码”上反映、“掌”上办理。“面”上融合监督,综合运用“纪巡审”等监督方式,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共享共用信息、资源、力量、手段和监督成果,以强监督促强监管,持续激活各级各职能部门贯彻执行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末梢神经”。

  抓重点盯关键,做准专项监督。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也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通过开展“点题整治”,专项巡察、专项督查等,以点带面系统施治。聚焦企业生产经营的痛点,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切入口,开展“入园区、访企业、看项目、解难题”行动,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安排纪检监察干部定点联系企业,督促相关部门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聚焦政策落地的堵点,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涉企职能部门、窗口单位常态化联动督导体系,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调研走访、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解决,推动各项惠企助企政策落地落实。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和专项督查,找准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隐形变异问题和深层次症结,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打造让企业安心投资、舒心创业、放心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作者:陈雄松,系福建省南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html/llyjgd/20230330/17194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