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论》中有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此处讲的“常”,就是客观规律,意即如能顺应规律、因时而变治理国家和社会,其结果必然是好的。通变以知常,执常以应变。有人把中国文化的特点概括为“以变而在”,也是这个意思。
上古就有至理名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该句出自《周易·系辞下》。当事物发展到窘困穷尽的局面时,就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创新。这如同中医里“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道理。变革后,打通了堵点,事物的发展才会顺畅,事物发展顺畅了,就可以长久发展下去。如果我们面临变化而固守旧有,势必会落后。“不日新者必日退。”这种“变”是新旧事物的更替,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论语·为政》载孔子语:“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在这里把夏、商、周三代变化的特点总结为两条:一是“因”,就是继承;二是“损益”,就是变革。继承中创新,社会就前进。但后来有些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因循守旧、恐惧变革,将整个国家推向衰落不堪的境地。
一个国家的治理如此,一个人做事也是这样。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革者,因时而变、因势而为,得以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而那些局限于老经验、老办法,不知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到头来不仅一事无成,还会留下千古笑柄。诸如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削足适履、闭门造车、墨守成规等成语典故,都是讽刺这种人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看不见变化不行,看见变化不主动应变求变也不行。
《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继承和变革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我们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掌握因时为法、随时而制的能力,始终在时间的坐标中不断前行。
要以学求变。“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新考验,唯有注重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从学习中认识事物、明白事理,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从容应对、变中取胜。
要以思求变。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不思,吸收太多书本知识,却不去分辨书上的说法何为真何为伪、如何适用,只会迷惑无所得;只思不学,容易流于空想,则无论花费多少精力打磨出多么精妙的构想,也终究于现实无补。只有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遇事善思多思,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图变的钥匙。
要以干求变。古人认为,知与行两者是不可偏废的。朱熹有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王阳明则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并强调知而未行,等于未知。我们应该遵循知行合一的理念,要有变革的胆识,看准了的事就要勇于做、坚决做。要有坚持的韧劲,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变革创新必然遇到困难和阻力,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与执着,方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盛景。(向贤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