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6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注释】知:通“智”。“仁”、“智”、“勇”是孔子提倡的儒家的三种美德。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普遍,共同遵守。
【释义】智慧、仁爱、英勇这三者是天下的大德行。
【出处】西汉·戴圣 《礼记·中庸》
2.127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注释】好:喜好,喜欢。近乎:近似于,接近于。知:通“智”,智慧。力行:努力去做。知:知道,明白。
【释义】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
【出处】西汉·戴圣 《礼记·中庸》
2.128 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
【注释】莫大:没有比这个更大的。知者:智者,有智慧的人。知贤:了解德才兼备的人。政者:治理国家的人。贤: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
【释义】对于讲仁爱的人来说,没有比做到关爱他人更重要;对于崇尚智慧的人来说,没有比了解贤能者更重要;对于执政者来说,没有比重任贤能的人更重要。
【出处】西汉·戴德 《大戴礼记·主言》
2.129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注释】轻:不慎重,轻易。绝:断绝,决裂。怨:对人或事极度不满。
【释义】仁爱的人不轻易弃绝别人,明智的人不轻易怨恨别人。
【出处】西汉·刘向 《战国策·燕策三》
2.130 韬光逐薮,含章未曜。
【注释】韬:隐藏。逐:流荡。薮:渊薮,指在野。含:蕴涵。章:纹章,指美质。未:没有。曜:吐曜,指照耀、显示。
【释义】掩藏才能游荡于草野,蕴含美质但是又不显露出来。
【出处】唐·房玄龄等 《晋书·皇甫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