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 时间:2023-12-29
  • 文章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作者:佚名

  廉历12-25.jpg

  林则徐,字元抚,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按察使、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

  林则徐童年家境寒苦,但父亲十分重视对他的教育,4岁时便将他送入私塾,让他不要为家庭生计担心,只需专心读书。

  林则徐不负父亲的期望,努力学习,7岁已经熟练掌握各种文体,八九岁时就在学堂写出“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震惊四座。公元1811年,林则徐高中进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踏上仕途。

  公元1820年,林则徐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到任后,他勘察所属海塘水利,大力整修,使新塘较旧塘增高二尺许,得到群众好评。公元1822年底,林则徐调任江苏淮海道。到任未满一个月,又升任江苏按察使,主管江苏司法刑狱。在任期间,他不畏豪强,澄清吏治,改革审判程序,亲自裁决案件,甚至黑夜潜行,明察暗访,验尸也亲自动手。短短4个月,就把江苏的积压案件处理十之八九,“民颂之曰林青天”。同时,他发现江苏风气败坏,全因鸦片害人,于是下令江苏禁烟。

  林则徐就任湖广总督时,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在鸦片流毒问题上日益明显和尖锐,禁烟与否成为中国社会各阶级瞩目的焦点。清政府内部也出现“严禁派”和“弛禁派”的激烈交锋。林则徐筹议六项禁烟方案,率先在湖广开展禁烟活动。他一再上书条陈鸦片利害:“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道光皇帝终于下决心禁止鸦片,他把林则徐召到北京多次面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共销毁鸦片两万箱,总重量200多万斤。虽然虎门销烟大快人心,然而迫于英帝国等各方压力,道光皇帝终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忍辱负重,踏上戍途,公元1842年到达伊犁。面对沙俄入侵中亚并向新疆急速推进的严酷现实,林则徐认为只有发展农业生产,开发边疆,才能巩固边防。他先后在伊犁地区,南疆的库车、阿克苏和北疆的吐鲁番、哈密等地勘垦荒地,指导当地百姓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技术,减少水源流失,还向他们传播内地先进的农业和纺织技术。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林则徐的爱国救时之心一刻也没有泯灭。林则徐在新疆的3年,为加强西北边防,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1845年,林则徐被重新启用。公元1850年,刚即位的咸丰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同年,林则徐因病去世,享年66岁。朝廷晋赠林则徐太子太傅,谥号“文忠”。

  林则徐十分注重家风家教,他最为人称道的一句话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总结了“十无益”,手书后悬于家中:“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这既是林则徐自己的做人标准,也是他教育子女的原则,堪称字字珠玑。

  ◼ 林则徐一生忠贞爱国、勤勉为民、清廉为官、淡泊名利、勤俭持家,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英雄事迹和崇高品德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维宏)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76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