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铁血军长彭德清

  • 时间:2021-10-22
  • 文章来源:
  • 作者:

  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英勇围歼美军“北极熊团”,该团团旗倒下并被缴获的画面令人振奋。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厦门翔安的彭德清纪念室里,就藏有一面“北极熊团”团旗(复刻版)。

  指挥志愿军27军英勇奋战歼灭美军“北极熊团”的铁血军长,正是福建厦门籍少将彭德清。

  1950年,时任华东野战军第27军军长的彭德清率部跟随志愿军第九兵团入朝作战。一下子从湿热的江南水乡转战高寒地区,部队的御寒物资、粮食补给等后勤保障都十分短缺,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战斗难度可想而知。而在长津湖战役中,27军的对手正是美军步兵第7师第31团——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被称作“北极熊团”。

  11月27日深夜,风大雪急,长津湖战役拉开序幕。当时朝鲜东部普降大雪,气温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后勤运输困难、粮食供应不上,前所未有的寒冷和饥饿严重威胁着部队。许多战士的脸、手脚严重冻伤,有的脚、袜、鞋紧紧地冻在一起,行动十分困难。

  为使部队保持战斗力,将冻饿伤亡减少到最低,彭德清命令后勤部门“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筹集粮食和御寒物资”。他也深入到战士中间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在全军推广挖掘简易工事宿营,既能取暖又能防空,还利用行军期间和战士们一起自行缝制棉衣裤,发明推广两用手脚套,行军时套手,休息时套脚。低温酷寒、物资匮乏,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许多冻伤严重的战士们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参加战斗,“就是爬也要爬到战场上去!”

  行军途中,彭德清注意收集了解沿途的社情、敌情,观察地形,总结敌人的活动规律,及时组织部队利用敌机活动间隙加速前进。在彭德清的精心组织指挥下,经过几天的胶着对战,12月2日凌晨,27军终于将“北极熊团”歼灭在长津湖畔。至此,这支组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军精锐3000余人被歼,“北极熊团”团旗也被27军所缴获。

  彭德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在前线英勇作战,对于远在国内的一家老小,却根本无暇过问。等到战争结束回国后,这位铁血军长竟不知道妻子去了哪里。

  原来,在彭德清出国参战时,他的妻子连同孩子们被安置在了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后方留守处。可彭德清的妻子不愿作为家属赋闲在这里,便向组织请求转业到地方工作。她把大女儿放到了留守处保育院,带着二女儿来到上海,在中共华东局机关工作。彭德清回国后,四处打听,几经辗转,一家人才在上海团聚。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这位铁血军长又投身到新中国建设中,先后出任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在任上,他果断作出港口建设规划,增强远洋舰队运载能力,还积极开辟中美航线、促进台湾海峡恢复通航,同时重视对中国公路网的规划。改革开放后,他还推动建立蛇口工业区,助推了深圳特区的建设和发展。

  虽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出生入死和经济建设的艰难曲折,但彭德清不改简朴本色,更立下家训教育家人:“莫悔今生艰苦奋斗,严于律己自力更生,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他女儿曾回忆,彭德清从不让子女搭乘他的专车,每逢周末,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带家人到各地游山玩水,反而是一视同仁地要求全家人和警卫战士、公务人员一起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彭德清的妻子曾想租一架钢琴让女儿们学,彭德清却不同意,他让孩子们空闲时和警卫班战士们学学种菜,一起劳动。

  晚年,彭德清提笔写下述怀诗:“岁月易逝丹心在,理想信念将永存。”这既是他在长津湖战役中坚定意志的写照,也是他一生对革命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原文链接:http://www.qinfeng.gov.cn/info/1874/16073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