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父外甥教授:别来三岁,未尝不思念。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虽晋城亦未尝作书也。专人来,得手书。审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胜,诸稚子长茂,慰喜无量。
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继以叹息,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难到也。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
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惰懒,不能下笔也。外甥勉之,为我雪耻。《骂犬文》虽雄奇,然不作可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甚恨不得相见,极论诗与文章之善病,临书不能万一,千万强学自爱,少饮酒为佳。
——黄庭坚《与洪甥驹父》
【小识】
黄庭坚是北宋文学家,诗词文,皆俱佳,而且颇有自己的特色,不与人同。他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影响颇为深远。洪刍,字驹父,其母乃黄庭坚之妹。作为舅舅,黄庭坚对这个外甥颇为关心,因为洪刍的水平不错,诗文“风骨清润”“句甚秀而气有余”,所以,黄庭坚喜欢和他讨论文学问题,在给他的信里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这些信因此在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他在给驹父的另一封信里,提出的“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成为“江西诗派”的核心理论,当然,也产生了很大的争议。他鼓励外甥要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陶冶万物,点铁成金,写出好文章。虽然感觉有点偏激,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很多人天赋不高,还不愿读书,以慧能自居。慧能那样上上根慧的人,千年就一个呀。
洪刍,当时担任晋州州学的教授,学官。所以,黄庭坚一开始就说:“驹父外甥教授”。然后,听说,分别三年,未尝不思念。但自己“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说明了自己不写信的原因。“虽晋城亦未尝作书也。”这里“晋城”指黄嗣深,是黄庭坚叔父黄廉之子。其时,他担任晋城计上官,治所在泽州,与晋州相连。“审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胜,诸稚子长茂,慰喜无量。”知道你身为学官不废讲学,睡眠、饮食皆好,几个孩子也都茁壮成长,深感欣慰。
客套过后,就转入正题。黄庭坚说,你寄来的几首诗意蕴深厚,“数过读,不能去手”,读了几遍,不能释手,“继以叹息,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难到也。”继而感叹,只要稍微留意读书,古人为文的境界不难达到。作为舅舅,而且又是大师级别的文学家,他也直言相告,“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几篇文章虽然也都不错,但缺少古人的章法。可进一步熟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绳墨”二字用得妙。很多初写作的人,就是缺这个。
然后,黄庭坚开始纵论如何为文,毕竟是大师,出手就是不凡。随便几句话,就能切中肯綮,发人深思。“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这段话说得太好了,凡是想写好文章的人,都应该认真体味。凡是作文,都需要有主旨和意趣,自始至终的关键是要能放得开、收得住。“宗”“趣”,指的就是文章的立意、主题等。黄庭坚在《论作诗文》一文中说:“每作一篇,辄须立一大意,长篇须曲折三致焉,乃成章尔。”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四渎,《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这句话说,写文章有宗旨,就如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四条大河,虽然容纳百川,或汇聚众水成为广阔的湖泊,汪洋千里,但总归是要从源头出发,然后流向大海。“发源注海”,也就是前面说的“有开有阖”。很多人写文章,散漫无归,不知所云。就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当然,有的人懂了,也不见得能写出好文章。那是另一回事。
黄庭坚真是一位善度金针之人,他怕对方有抵触情绪,又以自己为例,说明这个道理。“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作为舅舅,在外甥面前,是可以自称“老夫”的。他说,我在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的方法,如今取旧作来读,感到都很可笑。作为一代宗师,能如此严格要求自己,说自己的旧作“皆可笑”,殊为不易。“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惰懒,不能下笔也。外甥勉之,为我雪耻。”绍圣以后,才知道如何作文。只是年老多病,加之生性懒惰,因此不能下笔。这话,明显就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也说明黄庭坚的自省意识很强,这也是他能成为一代宗师的原因。“外甥勉之,为我雪耻。”这其实就是勉励外甥的话,不能当真。
黄庭坚是苏轼的弟子,终生服膺。但对东坡先生的文章,也有批评。“《骂犬文》虽雄奇,然不作可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他认为,苏轼的文章短处就在于好骂,让外甥千万不要学习。洪驹父的《骂犬文》,虽然雄奇,“然不作可也。”批评驹父不要写这类“好骂”之文。
最后说:“甚恨不得相见,极论诗与文章之善病,临书不能万一,千万强学自爱,少饮酒为佳。”很遗憾不能与你相见,当面尽情讨论诗文的好坏,写这封信的时候,感觉不能道其万一,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少喝酒为好。这里除了客套话之外,也道出了谈文之难。
黄庭坚有长篇《家诫》,所谈不外兄弟和睦,家族团结,羡慕的也还是九世同居,或者七世不分。陶渊明等人都说过此话了。故特选他给外甥的家信,我想对今人会有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