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足用好独特优势,坚持不懈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即日起,福建省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网站开设“初心印记”栏目,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教育整顿成果,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在线“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足迹”,牢记嘱托,接续奋进,敬请关注。
隆冬时节
武夷山天游峰脚下的白梅开得正盛
颇有几分朱熹笔下
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
独占三春魁,深涵太极理
气韵与风骨
寻往曲径通幽处
藏于峭拔奇伟的隐屏峰下的
朱熹园(武夷精舍)静静矗立
2021年3月22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
了解朱熹生平
及理学研究等情况
循着总书记的足迹
“重逢”大儒朱熹
我们依然能够深切感受到
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朱熹
字元晦,晚号晦翁
宋淳熙十年(1183)
年逾半百的朱熹
辞官回到崇安(今武夷山)
率众弟子“具畚锸,集瓦木”
缚屋结茅
时任福建安抚使赵汝愚
曾去信崇安县令
希望衙门出面帮忙营建
但朱熹认为这是私家斋舍
不该动用公款公役,婉言谢绝
谢绝各方襄助的朱熹
“躬画其处”,亲自设计营建
中以为堂,旁以为斋
高以为亭,密以为室
按照地形地势
得地数亩 起屋建舍
设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
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等
“仁智堂”内奉孔子像
洙泗心源 一脉相承
堂左为“隐求室”,是朱熹居室
右为“止宿寮”,供奉迎亲友之用
朱熹曾有诗云
故人肯相寻,共寄一茅宇
山水为留行,无劳具鸡黍
在他看来
有朋自远方来,无需美酒佳肴
自有山水为景、诗书为伴
山中日子虽清贫
他却始终保持着
一颗淡泊宁静、安贫乐道之心
颠簸不失志,贫贱亦清廉
书院建成之时
四方学友士人云集
陆游、辛弃疾、杨万里
袁枢等均有诗以纪之
南方各省的学子
更是纷纷负笈前来从学
蔡元定、真德秀等名噪一时的理学家
都曾授业于朱熹门下
武夷精舍也被时人称为
“武夷之巨观”
纵观朱熹一生
历侍四朝
在南宋集团起伏进出五十年
虽多次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而辞官
但他那颗刚正不阿
为国为民的中正之心
始终未曾变过
漳州任上
他敢于推行经界、重整赋税
擢知潭州
他整顿吏治,力抚瑶民
每到一处
都在极力践行着自己的民本主张
归隐育人
又以书院为阵地
倡导以德育为中心的精神
大力传播理学思想
和廉洁正直的价值观念
一篇《白鹿洞学规》
以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规劝学子学优出仕后
亦不可忘却初心谋取私利
而是要成为
德才兼备、廉洁正直的君子
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武夷精舍的岁月里
朱熹一心读书穷理
“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
著成了后世科举奉为圭臬的
《四书章句集注》
将“以民为本”的儒家思想
再次推上了新高峰
清康熙帝为此题联颂曰
集大成而续千百年绝传之学
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八百多年后
这座因朱子
而名扬天下的宋代书院
再发华滋
徜徉于山水屋舍间
一户一檐
写满了历史的风华
和一代大儒的传奇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cms/html/fjsjwjw/2024-03-14/13718082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