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不在多,贵在精。东晋葛洪《抱朴子·交际》有云:“朋友之交,不宜浮杂。”意思是说,与人交往要有原则、有选择,所交朋友不应该情谊浅、对象杂。葛洪认为,交友须谨慎,“详交者不失人,而泛结者多后悔”,所以要“先择而后交”。在他看来,交友须是“直谅多闻,拾遗斥谬,生无请言,死无托辞,始终一契,寒暑不渝者”。如果所交是“逐名趋势,热来冷去,见过不改,视迷不救”的损友,“则有不如无也”。
交友一定要讲质量,宁缺毋滥。清代著名幕宾汪辉祖曾在《佐治药言》中讲道:“同心之友,何能易得?往往交太滥,致有不能自立之势,又不若硁硁自守者转得自全。”意思是说,交友过多未必是好事,因为那样可能会影响自己独立做人的原则。在与人交往中,如果不加甄别,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什么人都敢交,那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人脉圈”会演变成趋炎附势、利益交换的“围猎场”,自以为的“朋友多了路好走”最后会导致身陷其中、无路可走。
提高交友质量,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交往对象慎加选择,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远离“甘言如饴,游戏征逐”的昵友、“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的贼友,只留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缓急可共,死生可托”的密友。虽然交友数量变少了,但相交的彼此志同道合,肝胆相照,所获得的都是正向激励,以友助道、以友辅仁,彼此的德行、学问、事业都会随之向上向好。刘禹锡和柳宗元两人诗风不同,却相互欣赏,视彼此为知音,平时诗书唱和,落难时不离不弃。柳去世后,刘不负所托,为柳整理遗稿、抚养幼子,二人的真情厚谊被世人称为“刘柳之交”。
志同道合的友谊最牢固。严把交往关、净化朋友圈,就是要坚持“同道为朋”,摒弃“同利为朋”,提倡清清爽爽、真诚纯洁的“素交”。对此,钱钟书先生有一段论述:“‘素交’更能表出友谊的骨髓。一个‘素’字把纯洁真朴的交情的本体,形容尽致。素是一切颜色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切颜色的调和,像白日包含着七色。真正的交情,看来像素淡,自有超越死生的厚谊。”
祛除浮杂当净友,而净友首先要净心,只有内在干净了,然后外在才干净。“感动中国”人物王继才32年如一日,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其间,有“蛇头”私下找到他,当场掏出10万元现金想和他“交个朋友”,看看能不能留几个“客人”在岛上住几天。王继才一口拒绝:“只要我在这个岛,你们休想把这里弄脏!”王继才在利诱面前定力如山,正是源于他心中有德、有纪、有法,做公事无私心杂念。心净了,自然能分清良莠,远离不净之人。
浮杂多祸端,清爽方轻松。如何取舍朋友,见智慧,更见品格。党员干部当心怀公利,以党性原则为基础,在交友中摒弃庸俗的关系学,少些人情之累,多些“素交”之美,涵养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厚植和衷共济、心心相印的同志情谊,保持朋友圈的清爽和干净。(作者: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