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治家之本、治国之要。早在先秦时代,荀子等就强调节俭的重要性,提出“节用”主张,认为国家、社会如果形成尚俭戒奢风气,就会走上富强发达之路。《荀子·天论》告语:“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勤俭节约,就会走向繁荣昌盛、民富国强;放纵欲望,就会走向穷途末路、自取灭亡。于国于家,莫不如是。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就“节用”主张抒发感言、躬行节俭。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写道,“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白居易《草茫茫》诗云,“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告诫子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明末清初教育家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慨然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勤俭节约精神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稷兴衰紧密相连。
勤俭节约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回首百年党史的峥嵘岁月,勤俭节约贯穿始终。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千难万险,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创造彪炳史册的伟业,都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密不可分。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从土地革命时期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从改革开放之初重申“任何浪费都是犯罪”,到新时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厉行节约不仅造就了党的优良传统、民族的文明风尚,也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肩负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国家再怎么繁荣富强,都不容肆意挥霍,广大党员干部要谨记于心、躬身力行。既增强自制力,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约束自己,形成克己奉公、拒腐崇廉、尚俭戒奢的自觉,也要做简约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县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cms/html/fjsjwjw/2024-03-26/746750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