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加车村,脱贫攻坚指挥所网格员吴贤艳(左)与村里的大学生梁琼英在直播推介加榜梯田风光。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8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写在中国大地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举国同心战贫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扶贫干部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河北阜平骆驼湾村,青砖灰瓦的太行特色新民居依山蜿蜒,公路旁的金色标语格外醒目。
阜,盛也。可贫困曾是阜平摘不掉的帽子——地处太行深山,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不足1亩地。而骆驼湾又是贫中之贫,2012年时608口人中428人属贫困人口。
“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2012年12月30日上午,党的十八大后仅40多天,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来到骆驼湾村,走进村民唐荣斌家中,拉起了家常。说到家里生活,老伴顾荣精掀起锅盖,拿出一块蒸土豆,递给总书记。“他掰了一块,放在嘴里,还让旁边的人都尝尝”。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站在中国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诞生的红色热土,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进军令。
“上下同欲者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实现摆脱贫困这个千年梦想,从党中央到基层最后一公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举国同心,合力攻坚——
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9个省、14个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开展定点扶贫,307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贫困县;进行社会动员,12.3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7.28万个贫困村;2012年到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6万亿……
太行深处,阜平人将全县分为8个片区,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负责制,每月举办乡镇党委书记脱贫攻坚“擂台赛”;省市县派出209个驻村工作队,209名第一书记吃住在村,战贫斗困。
青山不老,换了人间。如今,骆驼湾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末的950元提高到1.57万元,一半家庭有了小轿车,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62元提高到2020年的1万余元。
在这场攻坚战中,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他们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去最偏远的村寨,住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
在这场壮丽征程中,1800多名党员干部用生命兑现党旗下的誓言。“为了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付出了史诗般的努力。”古巴学者何塞·罗瓦伊纳这样感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发展的方法拔穷根
梯田、绿野、碧水,远山、古树、蓝天。
金秋十月,十八洞村引来不少观光客。在自家创办的“巧媳妇”农家乐里,孔铭英一天得招待好几拨游客。
“山沟两岔穷圪垯,每天红薯包谷粑”。2012年春节,孔铭英跟村民施全友回村过年,山多田少、生活窘迫,二人不得不外出打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就在施全友父母家的院坝上,与村民们座谈。在村子里,他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从此,精准扶贫方略成为指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贫有千样、困有千种。摆脱贫困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扶贫工作队一山一水勘实地、挨家挨户访实情,引导年轻人搞乡村旅游、中老年人养牛羊、留守妇女做传统苗绣、村集体成立矿泉水厂。施全友父母家的房屋和院坝,成了重要景点,夫妻俩开起农家乐,“最多时每天200多游客”。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8年间,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通过“六个精准”明确“扶持谁”;细化责任,选派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明确“谁来扶”;实施“五个一批”,解决“怎么扶”;实行最严格考核评估,明确“如何退”……
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精准二字贯穿始终。
清晨五点半,秋露正浓。江西于都潭头村村民张忠华在自家大棚收完最后一茬香瓜,盘算着把收益更高的草莓种起来——去年,他的10亩大棚效益喜人。今年,他新流转10多亩地,“现在算来赚了十五六万”。
老区于都,地处偏远、资源匮乏,常年戴着一顶贫困帽,仅潭头村就有109户贫困户,村里六成青壮年被迫外出务工,张忠华是其中之一。
为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潭头村因地制宜,利用富硒土壤优势,制定高质量蔬菜大棚发展规划,升级种植基础设施,把富硒蔬菜打造成“致富菜”。看到希望,张忠华选择返乡种菜。
如今,潭头村10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在“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理念指引下,全国累计建成超30万个各类产业基地,形成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带动亿万人脱贫。
迎难而上为人民,不落下任何一个贫困户
10月中旬,四川凉山深处,阿布洛哈村村民且沙次尔卡着点从安居房来到柏油路边,等候前往集镇的客车。
阿布洛哈,三面临山、一面临崖,一条落差2000米、乱石耸立的盘山小道,成为与外界联系的“脐带”。因出行难,40多年来,且沙次尔到过最远的地方是150公里外的西昌,一些村民一辈子没出过大山。2018年,这个仅253人的小村落,贫困户就有182人。
摆脱贫困,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联通山外的世界,国家不惜成本建设通村公路。2019年12月3日,由于大型设备无法进入,在国家支持下,施工方动用世界现役运力最大的直升机吊着挖掘机飞抵施工现场。
进入决胜之年,疫情突如其来,通村路还剩最后一公里。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抽调党员骨干成立专班,现场蹲点帮扶;驻村第一书记日力色日每天步行七八个小时,为通村路护航。建材运不进去,就把拖拉机拆散,通过索道运到村里再组装,终于啃下最后的“两隧一桥”。
2020年6月30日,客车驶进阿布洛哈。从此,且沙次尔出村只要十几分钟。与通村公路一起建成的,还有他80平方米的新家——这一天,包括他在内的29户贫困户住进了新房子。
从深山大川到荒漠戈壁,无论资源禀赋、民族性别,共产党员迎难而上、奋勇攻坚,不落下任何一个贫困户。如今,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已全部整族脱贫,实现千年跨越。
深秋,贵州团结村梯田上,金黄稻浪翻滚。新修的木栈道边,一泓清渠水,绕三重大山,穿三处绝壁,经7200米蜿蜒而至,之后缓缓分流到山下梯田。
由于石漠化严重,村民饮水、灌溉只能靠山坡自渗或挑水,种水稻是天方夜谭。“6岁,我不小心把半碗水倒在地上,被母亲捶得满头包。”86岁的名誉村支书黄大发,用一件小事把游客带回缺水的岁月。
“一定要引来水,让大家吃上大米饭”。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黄大发就带领村民修渠引水拔穷根。为了开渠,他以身试险,在300米高的悬崖上开展测量;路不通,就带村民人背马驮运建材。历经36年,终于引来“天上水”。
一条大发渠,改变了村民世代贫穷的苦日子。在黄大发和党员干部带领下,村里发展起中药材、有机稻米、肉牛养殖,村民人均年收入破万。
“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这几年,黄大发带头引进柚子产业,650多亩柚子林,给村里带来增收新路子。将来,途经村庄的高速路也要开通,团结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了这个承诺,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以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经海雨天风,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