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苏州市纪检监察干部讨论利用大数据助力基层廉勤监督。王宇杰 摄
打开办公电脑,登录智慧纪检监察平台,江苏省苏州市纪委监委信息化专班干部王贵霖发现,熟悉的大数据监督系统发生了一些变化——“阳光惠农”监管系统中新增了17个监管部门、134条资金线,监督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这个系统的前身是‘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今年,我们对它进行再次升级,建成‘阳光惠民’监管系统。”苏州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邹洪凯告诉记者。
从“阳光扶贫”到“阳光惠民”,二字之差,反映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也显示出苏州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大数据加强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决心。据邹洪凯介绍,近年来,该市信息化建设在服务基层监督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已梳理分发2.3万条疑似问题信息,经线下核查立案1739起,运用“四种形态”处理3006人次。
“80后”青年7年间刷2000余次医保卡,大数据“揪”出百万骗保案
“姓名:范某;就诊次数:2039;身份证号……”去年下半年,监督工作平台中的一条预警信息引起了苏州市纪委监委第十监督检查室干部杨加起的注意。
深入查询发现,1981年出生的范某,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胃炎、过敏性皮炎、原发性高血压等59种疾病,自2013年以来平均每年使用医保卡291次,几乎每天都要去医院看病。
“不合常理,可能涉及违规套刷医保卡的问题。”杨加起单击鼠标,点亮了“关注”一栏下方的红色五角星。
异常现象的发现,得益于苏州市纪委监委打造的大数据监督系统。“监察体制改革后,苏州全市监察对象增加2倍,如何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更好回应群众期待,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苏州市纪委监委监督审查技术室副主任孙通说。
2018年9月,苏州市纪委监委信息化专班正式成立,工作人员多方协调打破数据壁垒,与财税、审计、统计等45家职能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同时将纪检监察工作中产生的数据一并接入系统,按照“人、组织、案、线索、事”五个维度进行梳理归类,构建起庞大的数据资产。
“这些数据如同原始食材,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烹饪出各式各样的菜肴。”苏州市纪委监委第十监督检查室主任汤辉介绍,该系统建立以来,市纪委监委先后围绕8个领域发起17个专项监督,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数据+医保”监督正是其中之一,“通过调用人口户籍、监督对象、医保结算、民政殡葬等数据,我们建立了医保基金监督模块,设置就诊划卡异常、病种数量异常等预警规则,将一批疑似问题推送给相关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跟进了解。”
在吴江区纪委监委组织开展的线下核查中,范某承认了违规使用本人医保卡为他人购药套现的事实。核查组顺藤摸瓜,发现吴江区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负责人董某长期采取虚列患者自付金额的方式吸引他人违规套取医保基金,共涉及金额590余万元。
汤辉表示,目前已对21名相关人员进行立案查处,“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想动这块奶酪,先要问问大数据监督答不答应。”
短时间内实现问题大起底,补短板除死角提升监督质效
“大数据监督大大提升了监督的精确性、主动性,对苏州市自办案件的贡献度达到51.6%,让‘等案上门’‘等举报上门’成为历史。”提及信息化建设为监督工作带来的帮助,孙通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苏州市环卫处一张尾号为1175的公务加油卡连续三年春节期间在南通市有加油记录,2017年春节甚至在6分钟内连续加了3次油。
苏州的环卫车为何节日期间在南通加油?接到疑似问题信息后,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市环卫处工作人员进行筛查,发现机械化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丁某祖籍为南通市海安市,通过协调公安部门调取其私家车行车轨迹,与加油时间、地点进行碰撞分析,初步验证了其背后的私车公养问题。经谈话,丁某承认了三年间利用公务油卡为私家车加油1.7万元的违纪事实。
“‘四风’问题一向为群众所痛恨,经过大力整治,传统‘四风’问题已经得到遏制,但隐形变异问题有所抬头。”孙通说,此前类似问题的发现全靠人工筛查,不但效率较低,还极易出现“漏网之鱼”,“像私车公养这种问题,即使安排专人逐一核对加油票据,也很难发现一些隐藏较深的猫腻。”
大数据的引入,让监督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加油时间、地点、油品、频率等数据相互碰撞之下,高频加油、柴汽油混加、异地加油等1338条疑似问题信息浮出水面,核实查处相关问题的同时,苏州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紧盯漏洞制定相关工作细则,扎牢制度笼子。
“从建立数据模型,到发现疑似问题,再到线下核查处置,进而推动完善制度,真正做到‘惩治防协’同发力。”邹洪凯说。
层层设置查询门槛,确保数据信息安全可控
在昆山市纪委监委监督审查技术功能区,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冷雨为记者作出示范:将面部贴近电子数据调查室门口的人脸识别设备,屏幕上出现“认证成功”字样,房间门应声而开。
除服务日常监督外,大数据也是案件审查调查的重要辅助手段。为保证数据安全,苏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制定了一整套操作规范,用以规范各级信息查询行为。
“我们总共设置了6个大数据功能室,进入每一个功能室都需要相应的权限,且不同分工的工作人员权限不交叉,负责查询数据的只能进入数据室,负责分析数据的只能进入研判室。用于分析研判的数据,超过3个月就会自动销毁。”冷雨告诉记者。
“每一次查询都需要严格审批,房间内的摄像头会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录像,电脑也会同步录屏,实现全程留痕。”苏州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党风政风室主任王虎说。
接受采访时,王虎提及频率最高的就是“数据不搬家”:“纪检内网与政务外网存在物理隔离,只能扫描一次性纸质二维码进行查询,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会被加密打包处理,确保万无一失。”
苏州市的信息化建设实践,离不开江苏省纪委监委的指导推动。
“我们构建了省市县110个大数据查询研判工作专区,为全省三级监督办案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并及时总结信息化助力监督办案的典型案例经验供各地借鉴。”江苏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省纪委监委构建以检举举报平台为引领,监督办案平台、办公管理平台为骨干,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智慧纪检监察信息化系统,建成并部署应用央地协查系统,建立了通信、公安、银行、房产四大数据查询协作通道,2020年提供信息查询19万人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自江苏苏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