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简称“闽” 门中之虫代表“虺”,即为小龙 古书记载 “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 可见闽地之中,龙的元素满满 让我们一起到 全国唯一以“龙”命名的地级市 ——龙岩 从人文、地理的底蕴中 一起找寻“龙”的文化 摄影丨徐小妹 龙津河——九龙江的上游 从龙岩城中心流淌而过,奔流不息 一河两岸,沿岸风景秀丽,轶事众多 留下了许多传奇 古诗有赞 “宝镜灵虚印碧波,龙川十里晓烟多。 一声欸乃渔舟去,带得余辉尚满蓑。” 摄影丨上官毅清 龙津河源于龙岩上杭交界的采眉岭 岭南东向的流水称为龙川 流经龙岩新罗小池镇 这里坐落着 330多年历史的“龙池书院” 是闽西最完整的古书院之一 摄影丨林鹏 曾经,它是 旧时讲学和考试的小池学府 是清代当地读书人求学之所 如今,它成为 龙岩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印记 摄影丨林俐 龙津河透迤而下,龙岩洞也就近了 龙岩洞,一个具有喀斯特地貌的溶洞 因洞壁上有栩栩如生的龙纹而得名 龙岩的市名也由此而来 这里,是龙岩“文脉”之所在 摄影丨林艳、李梅英 明代主持修缮四大名桥广济桥的 潮州知府王源,就从龙岩走出 他修学兴办教育,勤政为民 惩治贪官污吏,深得百姓爱戴 他在故乡游龙岩洞时 写下《龙岩记》题刻 感叹洞中奇石 “黄色麟甲,恍若真龙” 王源《龙岩记》题刻。供图丨龙岩博物馆 顺着龙津河而下 我们来到经过三亿年演变的 神秘“地下龙宫”——龙硿洞 岩洞曲径通幽,恍有巨龙盘卧的气息 龙王诵经、白龙马等景观惟妙惟肖 龙蛋石、龙伞、龙须瀑 更是世间稀有的岩溶景观 无愧于“华东第一洞”的美誉 图源丨雁石镇政府 龙津河继续东流 我们来到龙岩漳平市 这里有一项独具奇俗的 民间艺术——“板凳花灯龙” 供图丨漳平融媒体 在喜庆日子里 人们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 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彰显了中华民族 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龙”精神 2024年,是当地阔别7年后 再次举行千人舞龙活动 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谈到龙岩最“靓”的龙 永定的龙湖当之无愧 这片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泊 湖面烟波浩渺,碧波万顷 就像“一块翡翠” 湖中岛屿星罗棋布 湖边半岛纵横,相映成趣 酷似腾空飞舞的巨龙 摄影丨温学元、郭亦斌 因最“长”著名的龙 无疑是连城姑田的“游大龙” 摄影丨池啟浪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大龙”始于明代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意在祈求年登岁稔、国泰民安 千米长的大龙在乡村间舞动游走 为每一位乡亲送去祝福 供图丨姑田镇政府 摄影丨戴宇赓 要问龙岩最“秀”的龙在哪? 当属长汀的卧龙山 环城四面皆平地,城中突起一山 不与群山相属,如龙盘屈卧 卧龙山气势雄伟,苍松直耸云端 每当雨过天晴 白云缭绕,蔚为奇观 故有“龙山白云”之美称 摄影丨胡晓钢 古老的福建土地上 也曾出过真的“龙”? 请往上杭方向看 专家在修复恐龙蛋化石。供图丨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紫金有金、龙翔有龙” 2020年,上杭县龙翔村 首次发现了240余枚 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 这是福建省首次发现恐龙活动记录 恐龙足迹化石。供图丨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2022年 这里又发现了罕见正负模(对板) 保存的恐龙足迹化石 这一发现更加证实了“龙”的存在 摄影丨刘鹏标 时光匆匆来到当代 我们去武平见识下飞得最快的“龙” 那便是2023年新开通的 “龙龙”高铁 该线路建成通车后 将助力龙岩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加强闽粤两省区域经济互助互通 促进闽西革命老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共赢 摄影丨刘焕发、傅艺鹏 这趟寻“龙”之途已经到站 旅程如梦似幻 穿越日月星河 流连着这一方光景 描绘崭新“龙”图 心从这里启航 飞越瑞气祥云 期待更绚丽的梦想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cms/html/fjsjwjw/2024-07-24/340784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