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纪委要闻

干中学学中干 跳出事务主义

  • 时间:2021-11-03
  • 文章来源:
  • 作者: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有针对性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图为柳州市鱼峰区委宣传部95后干部、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带领村寨学生开展劳动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何为事务主义?年轻干部为何会陷入事务主义?如何跳出事务主义?就此对话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洪向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董振华。

  整日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使年轻干部难以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

  记者:根据您的观察,事务主义有哪些表现与危害?

  董振华:所谓事务主义,是指面对纷繁复杂的任务,一些干部陷入重复无为、敷衍应付的境地,整日“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主要表现为:只顾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工作中没有长远规划,缺乏思考谋划能力;处理问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纲举目张,而是满足于单一重复;干工作不分轻重缓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缺乏主观能动、缺乏因地制宜,不能够敏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机械地、被动地应对。

  陷入事务主义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整日忙碌疲惫,成绩却寥寥无几,更严重的还会造成思想僵化庸俗,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洪向华:事务主义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四无”:无方向——不知道工作为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干事既没有热情也点燃不了激情;无计划——干工作没有统筹规划,分不清轻重缓急,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摸不到群众急难愁盼的脉搏,不能围绕中心工作去布局推进;无创新——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对中央的政策和决策部署照抄照搬,不能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无效果——做年终总结时,一年的工作经不住多少推敲,“痕”重“绩”不重、留“迹”不留“心”。

  党员干部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长此以往,甚至会对党和国家事业造成损害。一方面,事务主义者不从实际出发、不按规律办事,偏离了实事求是、背离了求真务实,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干部在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在党内形成不良风气,甚至影响社会风气。

  另一方面,事务主义使干部工作庸庸碌碌,造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惠民举措落地迟滞,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此外,事务主义使得有些干部脱离实际,不搞调查研究,不能真正了解社情民意,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反映不上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导致一边是自我标榜勤奋踏实的干部,一边是不买账不满意的群众,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事务主义折射出当前一些干部缺乏责任担当,拒绝思考、回避问题,对党的理论政策片面理解、消极应对

  记者:现实工作中,导致党员干部陷入事务主义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洪向华:导致干部陷入事务主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因素都应当关注:

  比如学习动力不足。不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素养低下,政治站位就不高;不学习业务知识,外行干内行的事,工作就没有抓手,难以有效推进。不愿学习,不知却行,难免陷入盲目行动的陷阱,也就使工作杂乱无章,剪不断,理还乱。

  比如欠缺创新精神。有的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囿于已有的工作经验,不愿创新,不愿调查研究,不愿重新审视钻研自己的工作以求改进提高。在新矛盾和问题出现时,就会发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于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比如精神懈怠。有些干部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就想“躺平”“佛系”,总觉得干点工作能够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和工资就可以了。表面上看他们也按点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好像很“勤奋”,但是已经不思进取、不上心用心、不总结思考,干工作出现了敷衍塞责、应付差事的现象。

  从外部环境看,上级检查考核名目繁多,有的地方和部门为了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各种各样的工作群,要求每天必报,每事必复,还有文山会海、多头检查、材料美化等等,使基层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也是导致事务主义出现的原因。

  董振华:事务主义折射出当前一些干部缺乏责任担当,拒绝思考、回避问题,对党的理论政策片面理解、消极应对的状态。首先,缺乏辩证思维能力,抓不住重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始终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要求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重点论”要求我们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抓重点,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四面出击的“均衡论”。党员干部在面对自己工作中的各种矛盾时,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不掌握,抓不住主要矛盾,就有可能变成“无头苍蝇”。

  第二,缺乏独立自主的主体性,学不会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强力维稳、机械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年轻干部立足一个岗位,经常会面临大量重复单一的工作,如果简单满足于经验主义,疏于学习、懒于思考,就会如同温水煮青蛙般逐步丧失应对新变化、新挑战的“反射”能力,沦为机械重复的“工具人”。

  第三,缺乏战略思维能力,看不到前方。事前不作通盘考虑,事中不作统筹协调,事后不作总结反思,看似勤奋认真,实则工作在原地踏步。

  培养政治眼光和战略思维,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就不会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陷入多如牛毛的细节中

  记者:年轻干部应如何跳出事务主义泥淖,真正做到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成长为“劲草”与“真金”?

  董振华:年轻干部要警惕事务主义,千万不要让忙忙碌碌变成碌碌无为。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分析问题。直面问题、发现问题是前提,能不能正确分析问题更见功力。问题分析得越透彻,解决起来就越有针对性。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重大问题,主动研究和把握事物之形、发展之势。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观大势、顾大局、谋大利,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忙而不乱、忙而不迷、忙而不疲。

  保持学习习惯,将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事务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干部能力素质跟不上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繁琐机械的工作使人疲惫的同时,也会麻痹人的思想,切勿因“勤奋”工作而自我感动,要加强学习,主动思考。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脑,指导实践;二是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三是学习工作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学用分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年轻干部要多学多练:向书本学,学习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向实践学,在一次次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向问题学,改变思维定式、培养大局意识。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深入实践,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洪向华: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一艘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而对于年轻干部来说,任何没有目标的努力都是徒劳,不仅如此,这种盲目的努力会使我们产生虚假的充实感,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久而久之,在繁琐工作的包围中丧失主观能动性。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盲目追求“显绩”,要认识到干工作是为人民谋福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事业的重要意义,进而热爱这项事业。实践也证明,事业心责任感出动力、出效率,出凝聚力、出战斗力。

  要善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不研究和思考自己的工作,就会陷入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越是百事待理,越要沉心静气,年轻干部要留足时间,善于思考自己的工作,善于从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中总结经验,检视不足,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要学会时间管理。对自己的工作要学会制定计划,要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要合理安排好各种计划,列出清单,排出优先次序,确认完成时间,以突出工作重点;要避免遗忘,尽可能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也可以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划分为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等类别,做到“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在行动时,要学会“弹钢琴”,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活,首先认真梳理、理清重点,进而规划周全、谋定而动。对于主次的把握,既需要辩证法重点论的指导,也离不开自身的总结与学习。

  树立重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组织角度看,应如何帮助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跳出事务主义?

  洪向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 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段论述在批评事务主义的同时也提出了造成事务主义的一些因素,如痕迹管理等。因此从组织层面上帮助年轻干部跳出事务主义,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组织上应多给予基层干部、年轻干部一些关怀厚爱,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减负松绑,杜绝形式主义,删减不必要的会议和督查考核,减少无实质意义的留痕材料。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充分运用,要改进管理方式、整合各种信息平台,让数据简约集中,从而真正为工作服务而不是让基层干部为数据所累。

  要树立鲜明的重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是“苦劳”而不是“功劳”。选拔任用干部不能只看“苦劳”,更重要的是看“功劳”,也就是实绩。要将那些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干部选出来,让光说不干坐而论道的“秀场”干部、只到岗不到位的干部靠边站,让欺上瞒下、作风虚浮、虚与委蛇、大打折扣的干部付出代价,真正实现能上能下、真上真下、实上实下。

  董振华: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干实事上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引导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用有意义有价值的实干换取群众的满意度。要破除“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做法,持续深入地抓作风建设,久久为功,用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来保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要不断加强干部素养的培训学习,增强年轻干部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年轻干部不敢创新、不愿创新,满足于事务主义,还与担心在干事创业中犯错误有一定关系。鼓励年轻干部克服事务主义,就要进一步细化容错纠错机制,明确界定容错范围,为改革创新保驾护航,让年轻干部打消顾虑,放下包袱,勇敢作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1-11/02/content_865784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