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纪委要闻

楼阳生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时间:2021-11-03
  • 文章来源:
  • 作者:

  高举伟大旗帜牢记领袖嘱托 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 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楼阳生

  

  

  10月26日,楼阳生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届委员会作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节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领袖嘱托,践行初心使命,锐意改革创新,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而努力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高度重视、非常关心,先后四次亲临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我们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殷切期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河南实践,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我们必须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新的更大的业绩!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原更加出彩迈出坚实步伐。

  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预计2021年生产总值接近6万亿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凸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获批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建成投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两番以上。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挂牌运行,一批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启动建设。郑州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并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速,预计经济总量超过3000亿元的省辖市新增6个,超过500亿元的县(市)新增7个。米字形高铁基本建成,郑州机场三期启动建设,青电入豫、出山店水库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5G网络实现县城及以上城区全覆盖。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贯通省市县乡的一体化政务服务网全面建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县域放权赋能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农村、金融、科技、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作用不断彰显,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联通世界,预计2021年全省进出口总值超过7000亿元。

  民主法治建设得到新加强。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任免职权和代表作用有效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升,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群团工作持续加强。服务型行政执法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全社会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平安河南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加强,援疆工作扎实有效。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强势巩固壮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持续弘扬,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不断涌现,奏响了争做出彩河南人的时代强音。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等成功举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效明显,黄河文化影响力凝聚力更加彰显。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预计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超过3.6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650万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提前摘帽,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壮阔河南篇章。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成效显著,基础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充分彰显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

  生态保护治理迈上新台阶。PM2.5、PM10年均浓度累计下降均超过3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持续保持Ⅱ类以上水质,各项环境指标达到五年来最好水平。黄河标准化堤防河南段全部建成,沿黄生态廊道初具规模,一批影响流域生态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成效显著,十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国土绿化行动提质加速,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25%。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走深走心走实。开展强基固本三年行动,推动基层减负,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广大党员干部面对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特别是今年遭遇的历史罕见特大洪涝灾害与疫情叠加等重大考验,关键时候冲得上,危急关头豁得出,树立了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良好形象。干部选任机制不断完善,市县乡党委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墩苗育苗”计划启动实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平台作用有效发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以案促改不断深化,十届省委巡视实现全覆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标本兼治综合效应逐步彰显,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全面巩固。

  同志们!五年来砥砺奋进,我省发生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成果,实现了综合实力的重大跨越。这根本上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也是在历届省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体中原儿女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届省委,向全省党员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和人民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中央驻豫单位、驻豫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河南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亟待解决。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比较大,产业层次偏低,供需匹配度不高。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人均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差距,创新能力还不强,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短板,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协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资源能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治理、发展和安全还有差距。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比较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干部观念视野、专业能力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管党治党任务依然繁重,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仍严峻复杂。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握紧历史的接力棒,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只争朝夕、锐意进取,奋力开创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辉煌!

  二、胸怀“两个大局”,勇敢担起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年前,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我们党应运而生,自此就矢志不渝地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浴血奋战中赢得独立,在发愤图强中奠基立业,在解放思想中探索新路,在守正创新中开创新局,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原儿女,为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从革命战争年代,“二七”大罢工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焦裕禄同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红旗渠修建“誓把河山重安排”,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构筑起一座座不朽丰碑。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紧跟时代步伐,谋振兴、促崛起、求跨越、争出彩,中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一个充满生机、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河南展现在世人面前。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奋楫扬帆、破浪前行,把革命先烈为之牺牲、中原儿女孜孜以求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为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每个地方都是一次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的变革,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我们必须入局而不能出局。我们要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

  到2035年,综合实力、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基本建成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和国家创新高地、幸福美好家园。

  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达到新高度,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碳中和取得重大进展,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上迈出坚实步伐,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锚定“两个确保”,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对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大举措、重大工作的领导,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围绕全生命周期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和红绿灯,统筹兼顾、一体贯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向创新型、开放型、数字型、生态型经济转变。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决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塑造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以规则机制创新提升开放能级,加快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抓住事物本质,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用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改革精神、创新办法、市场机制推动工作、解决问题。

  必须坚持管党治党严的主基调。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从基础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规矩、严格自律,营造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锚定“两个确保”,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潜力有效激发,创造动力竞相迸发,国家创新高地呈现雏形。

  主导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柱、未来产业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初步建成,形成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千亿级新兴产业链,更多产业产品、技术装备、材料器件等进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

  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完备、融合基础设施赋能广泛、创新基础设施重点突破的格局初步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

  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大幅跃升,洛阳副中心作用更加彰显,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县域发展基石更加稳固,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第一方阵,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对外开放能级显著提高。开放通道平台更为完善,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达峰取得积极进展,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实现更大进展。

  文化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中原文化影响力更加彰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更加充分,文旅文创成为支柱产业,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成效明显,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协调同步,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治理效能实现更大提升。

  管党治党水平显著提高。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持续增强。

  锚定“两个确保”,必须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四张牌”等重大要求,把握战略方向、突出战略重点,全面实施“十大战略”。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完善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二是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向现代产业体系优势、内需规模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优势转变,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三是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壮大数字核心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全面提升数治能力。

  四是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五是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壮大以创意为内核的文化产业,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六是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动中原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主副引领、四区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八是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坚持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生活、绿色制度一体推进,全面提升能源安全绿色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九是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对标对接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开放政策制度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十是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发挥改革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作用,在全面上做文章、深化上下功夫,实现改革举措有机衔接、有效贯通、有序联动。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只要我们锚定“两个确保”不动摇不懈怠,蹄疾步稳、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实现河南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时代答卷!

  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聚焦产业、企业、企业家、科学家,坚定不移以项目强支撑、靠改革增活力、用开放拓空间,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经济强省。

  (一)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增强科技硬实力、经济创新力。

  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要重塑实验室体系,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省实验室,推动在豫国家重点实验室提质增量、省级重点实验室结构优化。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在我省布局。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发展,发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作用,建设以中原科技城为龙头的郑开科创走廊,打造沿黄科技创新带。加强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建设,标准化推广“智慧岛”双创载体。

  凝练一流创新课题。一流课题才能聚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要围绕前沿领域前瞻部署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力争取得迭代性、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围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需求,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攻关,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围绕基础研究重点方向,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对接融通,力争实现更多零的突破。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供给能力,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健全“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以“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的铺天盖地,逐步造就独角兽企业、领军企业、头部企业的顶天立地。

  集聚一流创新团队。更好发挥在豫两院院士、中原学者作用,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支持领军人才牵头组建跨单位联合、产学研协同、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团队。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在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发现和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施更灵活的人才团队引进政策,加大柔性用才、项目引才力度。

  创设一流创新制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建立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推进科技管理改革,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

  厚植一流创新文化。加大对科技贡献突出人员表彰奖励宣传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合理容错机制。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二)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兴则经济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制造强省。

  提质发展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我省发展的基本盘,不仅要稳住,而且要加快改造升级。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推进科技赋能增效,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开展新技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对接链接。推进产业链绿色化改造,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率先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推动碳达峰。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装备、食品、轻纺、新型建材等产业迈向中高端。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就能跑出动能转换的“加速度”。要聚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发展基础较好的领域,大力补链强链延链,培育“链主”、形成生态,增强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行业话语权。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节能环保、5G等极具潜力的领域,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推动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化工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打造材料强省。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这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要加强跨周期战略谋划,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在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领域,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培育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推动类脑智能产业孵化和应用,积极建立未来网络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应用服务体系,超前部署生命健康科学、前沿新材料,力争在关键领域、细分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顺应新趋势、服务新智造、满足新消费,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服务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家政物业、商贸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发展多式联运,做大做强航空经济、口岸经济、临港经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培育壮大多元金融主体,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积极培育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市场,完善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功能,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创新发展,支持鼓励企业上市。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打造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发展工业设计、工业软件、建筑设计、创意设计等,打造设计河南。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河南是赢得未来的战略工程。要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牵引,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互促共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全面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泛在协同的物联网,推进5G网络商业化规模化应用,提升卫星通信支撑能力,全面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能力;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建设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民生设施。加强数字化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城乡管理、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等智能化水平。开展数据价值化试点,建立健全数据流通机制、应用体系、监管与安全体系。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挖掘内需潜力、增添发展动能的重要支撑。要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加快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编好国土空间规划。坚持省市县乡同步编制,合理确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引导城镇空间布局与开发强度、发展需求相适应,既坚持节约集约发展,又为长远发展留好空间。

  加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要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和创新体系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枢纽开放、教育文化、金融服务等功能,提升集聚、裂变、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并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加快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与郑州融合发展步伐。

  强化副中心城市能级和区域协同发展。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要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坚持创新产业双驱动、改革开放两手抓、文旅文创成支柱、统筹城乡强融合、优化环境搭舞台,尽快形成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与三门峡、济源协同发展,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与信阳、驻马店协作互动,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支持商丘、周口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安阳、鹤壁、濮阳建设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支持大别山、太行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活则全盘活,县域强则省域强。要把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遵循,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彰显特色,在创新体制机制中激发活力、破解难题。把“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作为重要载体,着眼国内国际市场大循环、现代产业分工大体系,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经济强县。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支持永城、林州、项城、长垣、新郑、禹州、巩义、固始、荥阳、邓州等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深化放权赋能改革,赋予县(市)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践行乡镇工作“三结合”,增强乡镇联城带村功能。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撤县设市。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以打造宜居、韧性、智能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打造品质河南。传承历史文脉,提高审美水准,实施城市更新,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加强“里子工程”“避险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市防御灾害、抵御风险能力。树立全周期城市管理理念,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加快提升综合交通体系现代化水平。巩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郑州机场三期、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南信合高铁、平漯周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黄河、大运河河南段适宜河段旅游通航和分段通航,推动铁路拓展成网、机场强枢增支、公路加密提质、水运通江达海,形成“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提升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建设交通强省。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既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也是发展的巨大潜力。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口粮生产、粮食储运、食品加工、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产品期货“六大中心”,让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更加闪亮、这个优势更加彰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种业龙头企业,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展现河南担当。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机装备支撑,提升农业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发展农业保险,推进完全成本保险试点。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加快“国人厨房”向“世人餐桌”迈进。推进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建设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县为单位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挖掘农业农村多重价值,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多途径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集中支持力度。加强受灾困难群众帮扶救助,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分层分类帮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防止松懈厌战思想,像抓脱贫攻坚那样继续尽锐出战,让低收入人口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快赶上来。

  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把握乡村发展走势,明确村庄分类标准和布局,科学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快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以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加强村民自建住房管理。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传承文脉、留住乡愁。完善乡村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孝善文化,建设文明乡村。高质量推进灾后重建,帮助受灾群众建设美好家园。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做好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衔接,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乡村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下乡服务。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强化开放制度供给、内外联动,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在全省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一枚印章管审批”。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集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穿透式国资监管制度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和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开发区整合、扩区、调规、改制,完善开发区体系,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管理团队,推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增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功能。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完善零基预算制度,加快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深化地方金融改革,打造一流城商行、农商行,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在机构设置、机制运转、职能发挥上优化重塑。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科学确定布局结构和编制配置,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推动制度型开放迈出更大步伐。新时代的开放,最鲜明特征是制度型开放。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地方经贸合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强省。高水平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开展首创性、集成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推动区域扩展,建设开放创新联动区。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推动“四条丝绸之路”融合并进,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放能级,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和国际陆港新节点,布局双向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和海外仓,提升铁海联运班列运营水平。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升贸易综合竞争力。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创新招商方式,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尖。深化友好省州、国际友好城市建设。

  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合作,推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协同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加强毗邻地区省际合作。加强对台交流合作。

  高质量发展决定河南未来。只要我们坚定方向、坚定信心、坚定笃行,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就一定能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优势是我们的最大优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法治引领保障作用,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定期听取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支持其依法依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确保在决策环节、执行环节、监督落实环节都有人民参与,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持续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职,加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增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聚居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推动宗教治理由治标向治本深化。扎实推进对口援疆。

  (二)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南。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一体推进法治河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省域治理现代化。完善地方立法工作格局,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作用,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创新开展“小切口”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完善依法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提高法律监督水平,促进公正司法。巩固拓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我们要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安全是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控新治旧、标本兼治、依法治理,努力实现本质安全,以河南一域之稳定为全国大局之稳定尽责任、作贡献。坚决维护政治安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统筹抓好金融风险、企业债务风险、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创造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扎实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单位(村、社区)创建活动,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和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现代化河南,是亿万中原儿女的共同愿望、共同事业、共同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磅礴伟力!

  五、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提升发展软实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我们更应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

  (一)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高擎思想旗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心铸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信用河南。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建省市县一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更为强大、引领力更为强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能更好挺起精神脊梁。要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高水平推进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深化仰韶文化、夏文化、殷商文化等研究,加强石窟寺保护,建设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协同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黄河历史文化地标城市,提升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影响力,办好“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品牌,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三)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积极发展“乡村文化合作社”,推出更多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具有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精品力作。

  (四)做大做强文旅文创产业。文旅文创具有高渗透性、强融合性、可跨越性,发展前景广阔。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打造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品牌,强化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推动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快进慢游深体验”,以旅游环线建设为牵引,整合串联优质资源,建设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建设一批全国重要的康养基地。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精品演艺、沉浸式体验消费,注重创意创新,努力出圈出彩。创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要我们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原儿女、引领社会风尚,就一定能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中彰显河南力量!

  六、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构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营造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的浓厚氛围。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完善再分配、三次分配制度,发展慈善事业,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二)发展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教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深化高校布局、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晋位升级,加强“双一流”大学第二梯队建设,推动本科院校省辖市全覆盖,积极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优化城乡中小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供给,鼓励高中阶段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完善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依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设书香河南。

  (三)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医疗、医保、医药、医养、医改“五医联动”,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快建设健康河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防治结合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把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结合起来,持续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医学中心建设,发展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标升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探索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医保支付方式,让群众看病多一些便利、少一些负担。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体育河南。

  (四)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务工农民、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努力让每位老人都拥有最美“夕阳红”。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让人民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

  七、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建设生态强省。

  (一)完善生态保护格局。我省横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拥有三大山脉,要基于山形水系的生态框架,以黄河干流为主线,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山地为屏障,淮河、南水北调中线、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为主要串联廊道,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加快构建“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

  (二)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万里黄河险在河南,下游治理重在河南。要坚决扛稳黄河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河南乐章。完善水沙调控体系,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补齐灾害预警监测短板、防灾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谋划推进滩区居民后续迁建。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协调联动,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廊道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统筹抓好淮河、海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四水同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涵养水源生态、开展水权确权、兴修水利工程、建强水工队伍、做好水务产业,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三)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我们必须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把水源区生态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推进总干渠两侧生态保育带建设,构建渠、湖、山、林有机融合的生态绿廊。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调蓄工程、城镇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巩固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持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让广大移民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水污染排放重点行业达标提标改造,加强黑臭水体治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实现水质稳定提升。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五)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坚持双控倒逼、先立后破,统筹抓好节能降碳提效、绿色低碳循环、绿色生活创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开展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拓展外电外气入豫通道,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开展低碳型社会创建,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全面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探索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让生态美景永驻中原大地!

  八、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领导现代化河南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两个确保”,关键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引领保障现代化河南建设行稳致远。

  (一)加强政治建设,充分发挥统领作用。持续强化讲政治的鲜明导向,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具体行动上。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着力提高政治领悟力,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提高政治执行力,完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机制,确保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二)强化思想引领,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心走实。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首修课、终身课,学深立场观点方法,学懂道理学理哲理,学出信仰信念信心,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持续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提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完善领导干部专题党课制度。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阵地作用,分层分类分级开展教育培训。坚持系统学习和专题研讨、个人自学和组织培训、线下学习和线上教育相结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树牢正确导向,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健全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体系,建设一支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力选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优先使用在重大斗争实践中担当作为、经受考验的干部,积极选拔历练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干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要推动“墩苗育苗”常态化制度化,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大风大浪中赛马、大风大浪中选拔,造就一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统筹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加大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干部交流力度。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旗帜鲜明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四)坚持党管人才,广泛汇聚优秀人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引育并举、以用为本,深入实施中原英才计划,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把培育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打造高素质产业人才大军,建设创新型企业家队伍,造就一批中原名家、中原名师、中原名医、中原名匠等。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们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最大限度为人才施展才干创造良好环境,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之志、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

  (五)大抓基层基础,让党旗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着力解决人、治、物、效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建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加强基层干部队伍选育、能力培训、教育管理,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畅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使用渠道。持续开展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机制。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加强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保障党员权利。健全基层减负机制,推进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强化激励保障措施,以繁文缛节的“减法”、形式主义的“除法”、资源下沉的“加法”换来担当作为的“乘法”。

  (六)锻造能力作风,更好担负时代重任。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党员干部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强化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建设,努力使干部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着力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树立战略思维、国际视野,保持锐气朝气,善于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着力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强化底线思维,做到敏锐、洞察、果敢,善于源头防控、过程把控、应急管控,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更好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并不断巩固拓展成果,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在新征程上让纪律持续严下去、作风进一步好起来。

  (七)坚决惩治腐败,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始终保持严的氛围、惩的力度,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着眼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精准把握政策策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巡察,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做实专责监督、贯通各类监督,提升监督治理效能。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重点事严惩腐败,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提高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质量,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推进清廉河南建设,让坚守正道、积极向上、担当作为、求实奋进的良好风尚浸润中原、助力出彩。

  同志们!强国必须强军。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扎实推进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加强民兵建设,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做好双拥工作。

  同志们!今日的河南,已经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做到“两个确保”,对全省每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我们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时刻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未来属于青少年,希望寄予青少年。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青少年,为他们成长进步创造更好条件,搭建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广大青少年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让青春在拼搏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人生华章!

  同志们!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两个确保”阔步前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xwtttiao/articlea9ae54141f0f4670acebf189601a052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