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大众日报》“解民忧惠民生办实事”栏目刊发文章《更透明更高效,持续构筑招投标阳光生态》。全文如下:
更透明更高效,持续构筑招投标阳光生态
近日,《桓台县中心城区-唐山片区、果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服务项目开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抽取的4位专家通过专家选座系统,分别就近选取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周村、临淄、博山分中心4地评标场地,甲方评委在桓台分中心主场,进行了5地同评,顺利完成项目评标。“分散就近评标不仅方便,还增强了评标的公正度。特别是分散评标前,大家都不知道评什么标,全程独立评标。”参与此次评标的资深评审专家王女士说。
招标投标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经营主体通过招标投标进行供需对接、竞争择优,有利于实现各类要素优化配置。同时,招投标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且其链条长、可暗箱操作环节多,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招标投标“小切口”治理以来,山东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通过开展大排查大整改、优化“云智”监管系统、推广多点分散评标等方式,坚决筑牢招投标领域廉洁防线。截至目前,全省共排查项目8606个,推动整改问题1629个,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对于招标投标‘小切口’治理工作,我们一方面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排查整治力度;一方面推动建章立制,从制度上、根本上预防招标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省出台《关于在全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多点分散评标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行多点分散评标模式,就是要从评标环节的制度设计上着力解决同一评标室专家容易串通打分问题。
除了扎紧招标投标制度笼子,山东还不断优化提升招标投标交易中的在线“云智”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今年7月,省发展改革委与省纪委监委机关、省住建厅、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单位会商研判,聚力建设优化主体关系分析、关键指标雷同、投标价格分析等8个方面20个维度招标投标异常行为信息智能分析模型,大幅提升监管系统对异常行为的信息研判预警能力。
“这次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中,通过信用承诺替代投标保证金,企业实现‘无门槛’参与投标,减少资金占用450余万元,极大提高了中小企业参与投标的积极性。”对于山东推行的依据信用减免投标保证金制度,威海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刘经理不禁点赞。
今年初,威海市文登区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正式开标,项目预算金额达4.6亿元。按照以往规定,参与投标的企业需缴纳50余万元的投标保证金,而随着这一制度的推行,企业可依据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和行业信用评价,享受保证金全免、减半收取等优惠政策。最终,该项目由威海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小企业联合体中标。
为招标投标交易主体降本减负,也是招标投标“小切口”治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为此,山东深入推进依据信用减免投标保证金制度,全面推广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目前,我省保函代替现金保证金率达72%、释放投标人资金196.5亿元,电子保函费率由去年初的5.1‰降为目前的1.4‰,给交易主体带来“真金白银”实惠。
此外,对于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山东纪检监察机关保持惩治高压态势,持续释放震慑效应,目前已公布2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件。同时,深化运用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强化对招标主体的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止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职权影响违规插手干预招标投标等问题发生。(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