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7年第一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起,现在的武汉江面,已建成大桥11座,在建2座。这些大桥顺利通行,是70多年来中国桥梁建设技术从“建成学会”到“自力更生”再到“引领世界”的生动缩影。图为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钟适 摄
秋风送爽,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双柳长江大桥工地上却一派热火朝天,大桥边跨钢混组合梁和小箱梁正在施工。
“这是一座1430米跨度的公路悬索桥,我们使用了智能化手段,通过采用部品钢筋和智能造塔机,减少高空作业时间,实现安装、浇筑、养护等全过程的智能化,这些新工艺都是我们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参与创新的。”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钟继卫介绍。
钟继卫所说的“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23年3月,聚焦解决数字化建造场景、多智能体协同建造等重大科学问题,以突破桥梁多目标优化智能设计、建造机器人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为主要任务。在双柳长江大桥建设上,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67年前,武汉江面上连一座大桥都没有,武汉三镇每日依靠轮渡和木筏来往,中国南北大动脉——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在武汉被长江一分为二,所有北上南下的物资都要经船舶转运,南北受阻,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决定打通南北过江大通道,全国的桥梁行业精英组建了武汉大桥设计组,两万多名建设者从全国各地会聚武汉。经过两年时间,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1957年第一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起,现在的武汉江面,已建成大桥11座,在建2座。这些大桥顺利通行,是70多年来中国桥梁建设技术从“建成学会”到“自力更生”再到“引领世界”的生动缩影。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得到了当时苏联专家的帮助,使用的A3钢全部是从苏联进口,而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的钢材已经到了第7代。”钟继卫介绍,从设计、材料到施工工艺,我国桥梁建设不断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了中国桥梁制造100%国产化。
21世纪初,随着京广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高铁如何跨越长江,是连通大江南北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摆在中国桥梁人面前的又一重大技术挑战。
高铁过桥,需要解决桥梁跨度大、载重桥面宽,以及列车速度快等技术难题,为此,工程师们创新设计出了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桥结构方案,“与以往结构相比,这种结构不仅节省了钢材、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还实现了中国铁路桥梁跨度从300米级到500米级的跨越。”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一院副总工程师、天兴洲长江大桥设计负责人李明华介绍,该结构于201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已成熟运用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等多个公铁两用桥上。
2009年12月26日,天兴洲长江大桥通车,我国第一次有了跨过长江的高速铁路桥梁,开启了中国高铁网快速扩张的新征程。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勇指着墙上的武汉地图说,“大桥南起青化立交桥,往上到长江水道,往北直到汉施立交桥,武汉三环线由此形成闭环。极大地缓解了武汉市的交通压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同时增加武汉市域铁路枢纽的调动灵活性,再次巩固了武汉九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地位。”
“往外一圈,是2021年4月30日通车的青山长江公路大桥,是武汉四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彻底分流了三环线上的货车,为三环线‘减负’。”进入新时代以来,修建大桥的考虑不再是简单的南北过江,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不仅提升了武汉“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体系的连通性,还串起了武汉水港、空港、保税港和物流园区、产业园区,有力地带动了武汉长江两岸的“港区码头经济”。武汉已从中国南北连接点,成为空中畅达五洲、水运直达东盟、陆地连接亚欧的重要节点。从通全国到通全球,九省通衢之“通”,内涵与外延都有了巨大的拓展。
一步一个脚印,一桥一个跨越。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桥梁建设进入全面创新与超越的新发展时期,在数量规模、装备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均居全球前列。随着材料装备、设计施工水平等的不断提升,除了基础的交通需求,桥梁越来越强调与自然生态的协调、与人民需求的匹配。
在汉阳国博立交至武昌八坦立交之间,披着“金秋黄”外衣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凌空架设。杨泗港长江大桥于2019年10月8日通车运营,江中不设桥墩,数百根钢缆将巨大的桥体稳稳悬挂在空中。“一跨过江的设计主要是出于通航、水文和环保的考虑。”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院副所长、杨泗港长江大桥钢梁专业负责人徐科英介绍,杨泗港长江大桥在鹦鹉洲大桥和白沙洲大桥之间,桥梁距离较近,江中不设桥墩可以保障白沙洲至鹦鹉洲大桥6公里内无需调整方向,有利于船舶通航。此外,在杨泗港长江大桥与鹦鹉洲长江大桥之间的江面下,有一处用于固洲的鱼骨坝,如果设桥墩,就会改变水流方向和水沙比,影响鱼骨坝功能。而且杨泗港长江大桥位于江豚、胭脂鱼等水生动物密集区,江中不设桥墩就能减少对水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专门研制的高强度主缆钢丝、首次使用的全焊接钢桁梁技术、新型的潜水挖泥机……技术革新层出不穷,杨泗港长江大桥实现了从材料技术到装备建造等方面的100%国产化。
通过杨泗港长江大桥,从武昌白沙洲20分钟便可抵达汉阳,全程高架连接月湖桥,30分钟便可抵达汉口主城区,对完善武汉市快速路网、优化城区交通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杨泗港长江大桥还设置了一条两米宽的人行道,以及8个休息和观光区,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长江风光,“这是为了满足群众慢行过江的需求,更加注重行人步行观光体验。可以说,我们在桥梁建设方面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体验。”徐科英说道。
江汉交汇,三镇鼎立,一座座大桥跨江而立,货车、汽车、行人等有序来往,货船不时穿行桥下。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武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是全国屈指可数的能够衔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也是内陆地区少有的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国家级运输通道、枢纽于一体的综合运输超级城市。
交通是武汉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两江三地统筹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武汉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环节。湖北省、武汉市纪委监委着力强化政治监督,以严明纪律为桥梁建设清障护航。湖北省纪委监委成立武汉都市圈建设监督工作专班,“室组地企”联动开展跨区域跨部门重大事项协同监督。武汉市纪委监委制定武汉市交通物流枢纽建设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和工作清单,起底2021年以来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方面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共立案79件,处理处分177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与武汉城投集团公司纪委坚持把清廉建设嵌入项目建设全过程,通过制定廉洁风险清单、签订廉洁承诺书等方式,打造廉洁项目,确保权力行使、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干部成长安全。(记者 刘远航 自湖北武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