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集体账务混乱,群众都说水电站就是村主职干部的小金库,如今账务公开透明,群众放心多了。”近日,武义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对新宅镇上坊村回访时,村民激动地说道。
这一改变,源于武义县纪委监委近期进行的一次集中整治大走访活动。
在走访过程中,有群众反映上坊水电站存在公款私存、公私混用行为。面对时间跨度大、财务数据多等难题,该县纪委监委与巡察、审计等多个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理顺了将近20年的合同、账目,查明村主职干部陶某某、村委委员吴某某、村党员龚某某共同从上坊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套取电站集体资金8万余元。
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武义县纪委监委将村级合同清理纳入“点题整治”范围强力推进,县委书记亲自过问、点题领办,统筹农业农村、资规、水务、司法、审计等10余家单位,成立“农村合同清理”工作专班,先后召开推进会8次、会商研判13次,专项清理有力有序推进。
该县纪委监委紧抓“10年期以上农村集体资产对外承包合同”这一关键支点,针对村级合同存在主体不符、内容违规、程序违法、期限超长等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清理,切实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截至目前,该县共清理合同3283份,推动问题合同整改618份,追回资金1561万余元。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从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着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的意见》,明确合同基本要求、管理流程,并制作农村集体房屋租赁、设备租赁、茶园承包等7类经济合同标准模板,确保基层权力运行依法合规有边界,坚决守好农村集体“钱袋子”。
整治效果好不好,群众评价很重要。该县纪委监委围绕集中整治“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这一目标,试点推行集中整治动态“民生榜”公示机制,筛选公布集中整治成果、惠民政策、工程项目等,确保群众对集中整治成果可感可及、应享尽享。
“等这工程做好了,我们农忙都结束了,能不能加快点进度?”在武义县壶山街道上端头村,一位村民看了“民生榜”中的洪宅畈农田引水项目后,向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施生法反映。施生法随即在周三村务联席会议上提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提升工程质量的意见,获得了村两委的支持。随后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与施工方进行了沟通,明确提出了工期要求,并每天安排一名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成员到现场监督,最终工程赶在农忙用水期到来前顺利完工投用。
群众关心的事情就是监督的重点。武义县纪委监委坚持“适时适度、双向匹配”的原则,在明确“指定清单”的基础上,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掌握村民最为关心的“一件事”,双向匹配确定“自主清单”,动态增减公示内容,确保上榜事项鲜活管用。各村积极发挥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探头”“前哨”作用,针对榜单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榜单信息真实可靠,维护集中整治公信力。
“我们将继续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不断把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武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武义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