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清晨,巴东野三关镇玉米塘村的护路员、保洁员、管水员等忙碌起来,排查饮水管网,疏通道路水渠,清扫垃圾杂物……
“以前‘请不动’,现在自觉动。”看着路边的水沟被重新疏通,村民李海华感慨:“有了监督,有了规矩,大不一样。”
据介绍,该村公布的财务支出中,公益性岗位每年工资支出有20余万元,但存在部分责任不落实、出工不出力等现象,不少村民议论纷纷。村支“两委”多次出措施、定制度,但成效不明显。
今年,该村结合全县深化“清廉乡村”建设,引导村民参与到公益性岗位选聘、管理、考核的全过程。通过一次次屋场院子会、党员会,全体村民一致通过公益性岗位 “村聘、村把关,组选、组管、组考核”推选及监督管理制度,重新推选了8名公益岗位人员,问题迎刃而解。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将清廉文化、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和民主监督等内容融入“清廉乡村”建设,大力推行“阳光”村务,深化乡村廉政文化建设,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让村民成为清廉乡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坚定支持者。
同时,全面梳理村级权力事项,制定了小微权力清单,公开了18个领域81项事务的办理程序、权责边界,有效解决了基层权责不清、程序不严、执行失范、监督薄弱等问题。(记者雷闯、通讯员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