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记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做实政治监督、做深日常监督、做准专项监督、做强基层监督,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综合发力,保障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地见效。
作为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在地的纪检监察机关,南平市纪委监委聚焦“国之大者”,结合福建省纪委监委关于做实政治监督的部署要求,持续督促有关部门巩固核心区环境整治成效。不久前,南平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位于国家公园核心区以西的富屯溪沿岸有个别企业非法筑坝取水养殖鳗鱼,对当地环境造成威胁。
“我们深入实地开展监督,通过看态度、看措施、看落实、看效果、看举一反三,以小见大、以下看上,发现一些单位落实生态保护政策上存在偏差。”南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即,南平市纪委监委对监管不力、履职不到位的19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追责问责,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堵漏治虚。
针对政治监督可能出现泛化、虚化的问题,福建省纪委监委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精准化、可持续、见效果上下功夫,突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特点,点面结合、分类施策,持续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2022年以来,福建省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通过现场调查、驻点监督、谈心谈话、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方式,对联系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分领域形成政治生态分析成果,并分别向相关单位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我们坚持加强日常监督与掌握政治生态相互促进,从单纯处置问题线索转向全面摸清政治生态,在监督关口上抓早,治病于初萌。”该省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日常监督要在做深上下功夫,防止隔靴搔痒、浅尝辄止。
针对各地区各部门易发多发、反复出现的“顽瘴痼疾”,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打深井”式的专项监督,实现靶向纠治、系统施治。
在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福建省纪委监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注重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聚焦“人、物、粮”等重点要素和“购、销、储”等关键环节,找准具有行业性、系统性、关联性的风险点,通过“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坚决查处涉粮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
“我们把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和粮食领域的政治生态贯通起来,深挖细查靠粮吃粮、以粮谋私、亲而不清等问题,既突出‘专’的底色,又强调‘治’的效果。”福建省纪委监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整治以来,推动立行立改问题1649个,建立基础性规范性制度文件38项,细化具体工作措施16条。
做实基层监督,践行为民宗旨。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基层监督为基础,找准政策落实、小微权力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严查群众深恶痛绝的“微腐败”,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福建省纪委监委建立健全省级系统谋划、市县分级实施、乡镇具体负责的监督下沉机制,加强对基层纪委工作指导,帮助他们梳理可操作、易上手的履职清单,同时发挥好村级纪检委员“哨站”作用,巩固拓展提升片区协作、“室组地”协作、交叉监督、提级监督、交叉巡察等实践做法,形成监督合力。
三明市纪委监委督促乡镇纪委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从家长里短中将社情民意收集上来,及时充实丰富履职清单、监督清单、问题清单。漳州市纪委监委实行列清单、发传单、开药单、对账单、给成绩单等“五单工作法”,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意识。
“探索深化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基层监督贯通协同有效路径,有利于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促进监督提质增效,切实保障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在福建落地见效。”福建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