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护革命文物 传红色基因

  • 时间:2024-04-28
  • 文章来源:四川省监察委员会
  • 作者:佚名

      湘江之滨、妙高峰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坐落于此。这里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又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后指出:“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

  我国有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湖南一师是其中的代表。据统计我国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37个。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也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革命文物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这一宝贵财富,传承好红色基因,能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奋进伟力。

  保护文物资源,让传承红色基因有依托基础。红色基因蕴藏于一件件珍贵文物中,传承的前提是保护文物。比如,若没有加强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也就难以展现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激发革命文化的生机活力。一段时间以来,从摸清文物底数到加强文献档案史料征集,从文物的认定和建档到科学制定保护策略,从强化科技赋能到健全保护利用机制……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这让文物中的红色基因得以永续相传。

  传播文物故事,让传承红色基因能入脑入心。一台折叠式皮腔照相机,曾被我党一位地下工作者秦鸿钧烈士用于拍摄重要情报。在上海的一所学校里,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宣教专员给同学们讲述照相机背后的故事,大家深受教育。通过类似活动,有同学写下体会,“英烈的名字完完整整刻在我们心中”。如今,通过多种形式、多元渠道,讲好文物故事、传播红色精神,不仅在更广范围内引发情感共鸣,还能产生精神共振。继续讲好、讲活革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把红色的种子播撒到人们心中,红色精神定因传承赓续而焕发新的生机。

  动员社会力量,让传承红色基因可全民参与。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亿万人的事业。在上海,志愿者成为革命文物的义务讲解员,带领参观者回到星火燎原的岁月、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在江西瑞金,一些群众被聘为革命旧址的“代管员”“守护人”,在日常巡护中发挥作用。无论何种职业、年龄、行业,切身参与到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中,本身就是接受革命教育与红色洗礼的过程。更广泛地动员各界力量参与其中,促使人人可为、人人愿为、人人能为,红色基因传承也会彰显在日常、融入于无形。

  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每一笔红色资源,都是初心使命教育的宝贵资产。用好这一生动教材,护好这一宝贵资产,坚持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千方百计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我们一定能在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原文链接:http://www.scjc.gov.cn/scjc/rdzx/2024/4/26/ba915a067d144250beb2e8e71ce96ea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