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哪里烂了补哪里,补了,水涨得大,它还是要坏。”
“转了一大圈,起码转半天才转得拢,不方便。”
“修个公厕,但是修起,起什么作用嘛,修起你又不开放。”
……
5月23日,雅安市“阳光问廉”第27期节目——《急难愁盼谁来办?》通过雅安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与观众见面。本期“阳光问廉”节目以“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推动解决急难愁盼”为主题,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着力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使整治成效真正可观可感。
“漏了底”的灌渠
“东一坨西一坨,烂了的地方每年都补,它是哪里烂了补哪里,有时间水涨得大,它还是要坏。”节目的第一个短片中,受访群众纷纷反映雅安市名山区车岭镇金刚村11组田间灌渠多处渗漏的问题。
栏目记者跟随当地群众沿着灌渠一路行走,发现该地田间灌渠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渗漏。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些田间灌渠从2014年建好后不久就陆续出现损毁渗漏现象,这些年来一直是“年年修、年年漏”,每到汛期漏水现象更为严重,灌渠里的水会从底部的漏洞渗透到周边农田,影响农作物收成。
为什么田间灌渠会出现“年年修、年年漏”的情况?
短片中,金刚村党总支书记朱运军表示,由于缺乏资金,该项目运转困难,只有主沟渠能保持运转,小沟渠根本没有资金和精力去处理。
“因为资金短缺,小沟渠就可以不管吗?”问廉现场,主持人现场质询了名山区车岭镇党委书记廖忠哲。
“也不是因为资金短缺,我们就不管,既然是影响了农业生产,老百姓也反映了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解决。”
“那镇上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没有积极主动地向上争取资金?”
在主持人一连串的追问下,廖忠哲神态严肃。“首先要统筹镇村资金,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优先解决,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向上沟通,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廖忠哲表示,同时,要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鼓励群众参与其中,来解决沟渠的修缮和管护。
现场32位由“市两代表一委员”代表、市监委特约监察员代表、媒体代表、基层干部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考评团对此给出了19票满意、13票不满意的意见,考评结果不通过。
随后,主持人对名山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刘卢抛出问题:“怎样建立切实可行的机制?”“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你们应该如何履行职责管好项目?”
“要对工程质量监管到位,严格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交付。”刘卢表示,在管理上,区农业农村局督促镇、村成立建后管护专班,每年定期对高标准农田进行巡护,一旦发现有损毁的情况要立刻组织维修。村上无力承担的,逐级上报,争取项目资金进行实施。
对于这份答卷,考评团如何看待?最终,考评团给出了22票满意,10票不满意的结果。
考评团的结果显示,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需要更多落地生根的有力举措,需要更多可知可感的真抓实干。
“连不通”的大桥
“转了一大圈,起码转半天才转得拢,不方便。”雅安市芦山县太平镇胜利村新建的春光桥本是为了方便当地群众出行,却让群众感到“闹心”。
第二个短片中,栏目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早在2009年当地村民就自发出资修建了一座便桥以便过河耕种,但受2019年“8·22”特大暴雨影响,这座便桥出现安全隐患被拆除。芦山县交通运输局于“8·22”特大暴雨后在太平镇实施基础设施恢复提升工程项目,春光桥便是项目之一。
桥是修建起来了,但通行效果如何呢?
“原来从这儿过去到地里面,只要几分钟到十分钟,现在是需要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当地部分群众反映道,大桥虽然连通了两岸,但出行仍不方便,群众过河耕种庄稼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镜头转回到问廉现场。芦山县太平镇党委书记骆宇锋和芦山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养护段段长洋仁耀,就如何来解决这部分群众反映的问题一起进行了探讨。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是客观实在的。”骆宇锋一开始就承认了群众要绕行、出行不便的问题。
“芦山县纪委监委已于2023年12月初将该问题反馈到太平镇,你们镇上于4月初上报的整改情况是‘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你们是如何做解释工作的?你认为只是做解释工作就可以了吗?”
“了解到问题后镇上就安排了干部进行入户走访,了解来龙去脉,并与群众进行了沟通交流。但在沟通交流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群众不满意,并且问题也确实存在。”骆宇锋坦言道,解释工作做得不到位。
问廉仍在继续,主持人接着对洋仁耀犀利发问:新桥选址的依据是什么?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是不是有所欠缺?
对此,洋仁耀解释,如果在桥的原址选址,桥梁要高于防洪堤两米以上,原址不满足泄洪要求,通往春光桥的便道也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新建的春光桥虽然满足了安全需求,但出现了绕行的客观问题。
最终,骆宇锋和洋仁耀的考评结果都是不满意。在考评结果的“拷问”下,两位嘉宾再次进行了反思。
“被遗忘”的厕所
随着节目现场播放至第三个短片,现场的“火热”气氛进一步“升温”,问题曝光仍在继续。
居住在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镇安顺村4组红军小广场附近的居民反映,四五年前就修好的公共厕所到现在仍然大门紧锁,未投入使用。
镜头跟随栏目记者一起来到公共厕所附近,只见公共厕所周围杂草丛生,排泄物堆积,臭气熏天。“对我们来说影响很大,我们家原来开的旅馆,游客来看到苍蝇到处飞。”当地群众向记者反映。
随后,栏目记者在相关部门了解到,2019年8月,石棉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在安顺场镇实施了石棉县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3座旅游厕所在内。2020年7月项目竣工后,由于项目的隐蔽工程没有处理好,该公共厕所一直无人管护。
短片播放完后,被邀请到现场的石棉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天奋和石棉县安顺场景区管委会主任杨斌有些坐立难安。
在接受问廉时,主持人多次打断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刚才短片里冉主任说了工程质量也有问题,您不知道吗?”“您觉得这些所有原因能称其为原因吗?”“你们有没有尽到监管责任?”……
一连串的问题,让周天奋在台上真正红了脸、出了汗。
“修厕所是为了方便群众,反而让群众不方便了。这反映出我们的工作没有聚焦到群众的急难愁盼上来,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周天奋说,深感内疚和自责。
“认识上没有到位,沟通协调上有问题,管理不到位。”在连番追问下,杨斌清了清嗓子后继续说道。他进一步反思了自身问题,并提出了四点解决措施。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折射出的是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为民解忧的服务意识。
“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又一个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
参加现场节目录制的一位群众代表表示:“希望干部都能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让群众的‘关心’变为‘放心’,让群众的‘呼声’变为‘掌声’。”
“问得准”急难愁盼
本期“阳光问廉”节目通过“火辣”的现场质询“问”出民情民意,“问”准责任落实,“问”牢中心工作,有效发挥“编外监督检查室”作用,充分凸显“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叠加效应,成为医治干部“作风病”的一剂良方。
从2017年节目开播以来,雅安市“阳光问廉”已制作播出27期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节目在选题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多措并举广泛搜集民情民意。雅安市纪委监委主办的“清风雅语”微信公众号开辟了“阳光问廉”线索征集专栏,并开通“阳光问廉”栏目热线,广泛征集问题线索。同时,组织开展“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万名群众评作风”等活动,走村入户收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节目现场问廉159人,提出问题407个,现场考评135次,切实让问廉对象“红红脸”“出出汗”,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最终取得“排排毒”的效果。
善始善终,才能善作善成。每期节目播出后,雅安市纪委监委“点对点”对《问题整改方案》和《问责方案》进行“提级审核”、及时跟进,通过建立整改问责“双提级审核”、问题整改“不打烊”等工作机制,形成发现问题、曝光问题、剖析问题、整改问题、追责问题、建章立制的全闭环运行管理模式。节目共曝光问题106个,以点带面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个,问责党员干部257人。
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就会温暖一片人心。雅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鲜明大抓基层导向,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在乡镇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在全市9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设置“有事找纪检”集中受理点,组织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千人入户·万户听音”,督促相关部门靠前履职,不做虚功、不图虚名,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努力形成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正风肃纪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