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调研解决深层次问题
“持续深化政治监督”系列报道之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瞿芃 韩思宁
有多少“牌子”、多少“帽子”,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过多少专利和奖励……这些是在赴相关科研单位调研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王建伦听到最多的介绍内容。
“科研单位一说到科研情况,首先就是这些‘牌子’‘帽子’——某某中心、某某基地以及有多少获取各类称号的戴‘帽子’人才,其次才是科研方向、科研成果,而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相对谈得少。”王建伦回忆说,反而是一些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会重点介绍从国外吸引人才和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情况,“他们不以申报各类‘牌子’‘帽子’及奖励为目标,鼓励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研发创新。”
王建伦参与的这次调研,是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深化政治监督护航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抓手。去年3月以来,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牵头科技部相关职能部门,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围绕推动解决影响科技创新若干深层次问题,先后赴12个省(区、市),深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调研采取统分结合、“大兵团”与“小分队”结合的方式,集体听取汇报,个别深入访谈,重点了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终端末梢落实情况、各类创新主体作用发挥情况和各方面诉求建议。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成立中央科技委,重组后的科技部履行中央科技办职责,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为破解科技创新方面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难题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高波介绍,专题调研旨在推动科技部充分发挥中央科技办统筹协调作用,在中央科技委领导下,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破解影响科技创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12场座谈会,120余人次面对面座谈交流,70余人次个别访谈……调研中,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下看上、透过业务看政治,查找科研管理业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与科研管理部门在思想认识、政治站位、作风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相结合,对调研中发现和收集的问题、意见、建议逐一研判、系统梳理,形成了一系列问题清单。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7个方面问题,分别是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发挥不够、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参与支持力度不够、科研院所体制痼疾亟待打破、对高水平国际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不够、科技领域“牌子”和“帽子”过多、人工智能发展政策不协调。
“我们调研发现,科技领域已有‘牌子’125块、‘帽子’95项,存在脱实向虚不良倾向。这些‘牌子’‘帽子’花样繁多,互为前置条件、互为因果。科技人员忙于申报项目、奖励、职称和‘牌子’‘帽子’,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王建伦举例说,科技领域的脱实向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科研质效,也对科研环境、学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滋生了重名重利、心浮气躁、相互请托、弄虚作假等现象。
“脱实向虚问题的解决涉及科技评价体系、科技治理体系的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标本兼治、深化改革来逐步推动解决。”王建伦告诉记者,“牌子”“帽子”过去发挥过积极的激励、引导作用,但发展到今天,“牌子”“帽子”过多,甚至出现“唯牌子”“唯帽子”倾向,其负面作用不可忽视。
鉴于此,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坚持边调研边推动整改,每次调研后均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分送科技部领导和有关司局;同时,结合政治监督、执纪办案、日常监督中发现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政治生态、机制制度等方面问题,加强对策研究,以专题会商、印送政治监督建议函等形式向科技部党组提出了7个方面的问题及对应的意见建议。
意见建议中,针对脱实向虚问题,建议对现有“牌子”“帽子”进行统一的清理规范,予以科学设置、大幅精简;深化落实国家科技奖励、院士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措施,完善提名、评审及遴选等工作机制和程序设计,发挥正面激励导向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科技界各相关主体的时间精力投入,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影响,有效降低评选成本和廉洁风险;对于各类国家科技项目,严把考核评估和验收关,改变过去项目管理“重立项”“轻管理”“轻验收”的状况,真正以项目实施绩效作为评价指标。
“科技部党组重视并用好政治监督调研成果,坚持与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推动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题。”王建伦介绍,包括清理规范各类“牌子”“帽子”在内,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已将7个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监督台账,并将持续深化监督,推动科技部党组更好适应机构改革后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科研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