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桂林市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正在开展岗位练兵学习探讨。夏捷 摄
“通过大数据筛查和实地走访,雁山区发现漏发了周某某等1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临时补贴,并及时予以补发;恭城瑶族自治县发现雨露计划补贴、脱贫人口县域内稳定就业劳务补助等被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员领取,并及时将其追回……”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全市发现并督促纠正惠民惠农资金“跑冒滴漏”问题66个,追缴资金44万余元,处置问题线索56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2人。
擦亮监督“探头”,深挖腐败问题。桂林市纪委监委立足主责主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9月,该市纪委监委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打通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中梗阻”,保障惠民政策落地落实
“现在,油茶种植基地的项目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位,项目的实施情况、进展程度等,我们可以通过公示栏清清楚楚地看到。”前不久,在兴安县的摩天岭林场油茶种植基地内,基地负责人刘长远向前来回访的桂林市纪委监委干部分享了产业振兴的好消息。
此前,桂林市纪委监委联合兴安县纪委监委以“室地”联动模式到摩天岭林场油茶种植基地调研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落实情况,发现该油茶林项目未在规定时间完成种植目标。
“事关群众利益,必须深挖细查。”桂林市纪委监委立即就该问题走访了相关单位,发现县财政资金困难和县直相关部门不严不实的工作作风导致项目申报出现“中梗阻”。桂林市纪委监委立即督促兴安县纪委监委履行属地责任,全程跟进监督整改落实情况。兴安县纪委监委及时对相关部门分管领导进行提醒谈话,督促财政部门将项目资金拨付到位,同时要求林业部门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管,及时沟通反馈项目申报信息,督促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目前,该项目资金已全额拨付到位,油茶种植阶段工作也全部完成,下一步,将按计划进行抚育阶段的管护。
为了保障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如期、顺利推进,桂林市纪委监委认真梳理监督发现的共性、典型、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其背后的作风、责任、制度原因,督促市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制定了《桂林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四公开”工作方案》,分阶段公示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数额、来源、批次、用途以及项目招投标、实施进展情况等。桂林市纪委监委定期与乡村振兴局会商研判监督重点、定期制发月度专项监督工作重点清单、定期召开月度工作会议研判监督情况,全力保障衔接资金项目落地落实。
与此同时,桂林市纪委监委从已查处的典型案例中深入分析乡村振兴领域的制度漏洞和易发问题,认真做好以案促改和警示教育。资源县委原书记韦绍艺曾在未经县委班子会议研究讨论的情况下,违规决策出资1000余万元实施600亩有机蔬菜大棚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违规招投标、偷工减料、项目资金浪费等问题,最终其因多项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桂林市纪委监委一方面督促指导资源县开展系列警示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另一方面以资源县为试点探索建立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研究决策制度,即拟申报入库项目、资金项目实施计划报县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上报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决策,在项目编制、实施、完成三个阶段将相关情况在县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进行通报,保障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顺利实施。
探索“一室一专项”办案模式,深挖细查违纪违法问题
全国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期间,桂林市委涉粮专项巡察发现该市第一、第三粮库将几千万元的资金违规出借给民营企业用于经营活动,便将问题线索移交给桂林市纪委监委。
接到问题线索后,桂林市纪委监委立即安排负责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第十一审查调查室进行核查。
第十一审查调查室前往第一、第三粮库进一步摸排,并对时任第一、第三粮库主任曾贵良进行谈话核实情况,发现曾贵良在2010年至2016年间,利用职务便利,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8620万元借给其他公司使用,并从中谋取个人利益。
在核查过程中,细心的工作人员紧盯粮账、循线深挖,发现粮库在粮食存储环节很可能存在违纪违法问题。在一份粮食入库检测数据登记册中,工作人员发现2015年至2019年间,第一粮库市级储备玉米及早籼稻等多批次粮食轮出后未及时补库或补库量不够,有超过四个月架空期,但有关材料中却记载“满库”。
“根据相关规定,市级储备粮的轮换补库应当在储备粮出库后四个月内完成,空库时间不得超过四个月,为什么多批次粮食作物轮出后,粮库却仍然‘满库’,请你解释一下。”核查组工作人员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当时,我们是谎报满仓,因为满仓有保管费用,可以向市财政套取市级储备粮保管补贴……”眼看着违纪违法问题已经暴露,曾贵良承认自己在任职桂林市第一、第三粮库主任期间,以虚假轮换、违规空仓、以陈顶新等手段骗取财政补贴111.7万余元。
经过进一步核查,核查组工作人员还挖出了曾贵良利用职务便利在粮库工程承揽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贿赂的违纪违法事实。最终,曾贵良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
“曾贵良案的深挖细查,得益于桂林市纪委监委‘一室一专项’的办案模式。”桂林市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一室一专项’是指委机关14个部室结合信访反映、巡察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每个室负责一个专项,深入查找群众关注的焦点痛点堵点问题,全力查办、纠正其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该模式打通了部门之间的贯通协作壁垒,推动实现了监督全覆盖、办案无禁区。”
量身定制岗位培训“综合套餐”,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对年轻干部来说,若要干好工作,就必须锤炼过硬的本领,扣牢讲政治、守纪律、勇担当的‘第一粒扣子’……”每年八九月份,桂林市纪委监委都会举办全市新入职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对新入职纪检监察干部进行集中“充电”。
针对新入职纪检监察干部业务不熟、经验不足、底线意识不强等短板,桂林市纪委监委根据其岗位职能和工作性质,为其量身定制培训计划、方案和教材,同时通过搭建书记讲堂、主任课堂、干部学堂、专家礼堂、青年会堂等平台,在思想上“引”、工作上“教”、经验上“传”、业务上“导”,不断增强其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对于桂林市纪委监委的岗位培训“综合套餐”,第九审查调查室年轻干部蒋琴感受颇深。三年前,她还是一个只会打字作笔录的办案“小白”,在单位一系列的岗位培训中,经过领导和同事们的精心指导,她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成长为一名提笔能写文章、开口能讲对策、遇事能解难题、办案雷厉风行、做人能守底线的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除了岗位培训,晾晒比拼实绩也是桂林市纪委监委促进干部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我们以‘一站双长’基层治理模式为载体,在马岭镇广安村创新打造荔浦市村屯首个‘廉情驿站’……”
“驻桂林市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在去年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弱项短板……我组将正视这些问题和不足,认真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向先进纪检监察组学习看齐……”
前不久,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工作“擂台秀”上,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及市纪委监委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上擂台“晒”实绩,一方面报告了工作,另一方面互相交流借鉴,并对一些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讨论研究对策。这项举措不仅督促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机构)提升业务能力,而且提高了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干好工作的责任感。
“我们作为党的‘纪律部队’,不仅要有斗争精神,更要有斗争本领,要时刻保持求知若渴的学习心态,把学习、创新作为干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桂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徐波说。